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大英博物館日本展廳重新開放 可看到近代浮世繪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日本展廳重新開放:從繩紋陶罐看到“人間國寶”
近日,大英博物館的日本展廳將對外開放。在展廳里,觀眾可以欣賞到日本新石器的陶罐、18世紀的武士盔甲、近代日本浮世繪,以及當代的漫畫等展品,其涵蓋了從史前至今許多日本藝術與工藝精品。這些新的陳列既介紹了以日本天皇為代表的統治階級,也關注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覆蓋了歷史、藝術、考古和人種學等多方面內容。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對館藏繩紋(Jōmon)、彌生(Yayoi)和古墳(Kofun)時期文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將在展廳中得到體現。
9月26日,“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從大英博物館獲悉,大英博物館的日本展廳(92-94號展廳)歷經了近9個月的漫長整修,終于重新與觀眾見面。這次展廳整修再次獲得三菱商事慷慨贊助,完善了展廳的設計與基礎設施,使得日后更容易更換一些光敏度較高的珍稀展品,讓參觀者欣賞有機會到更多樣的陳列。
《藝妓讀信》局部,喜多川歌麿 (?-1806),彩色木刻版畫,約1805—1806年
據了解,大英博物館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東方藝術文物館。該館有來自中國、日本、印度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文物十多萬件。其中,該館藏品最多的應屬中國文物,總數多達23000余件。然而日本文物在展廳中亦獨具一格。從日本新石器的陶罐到18世紀的武士盔甲,再到當代的漫畫,展品涵蓋了從史前至今許多日本藝術與工藝精品。新的陳列既介紹了以日本天皇為代表的統治階級,也關注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覆蓋了歷史、藝術、考古和人種學等多方面內容。
全新的展廳旨在探索日本歷史的延續和變革。在頻繁的國際往來、碰撞與交流中,如今的日本已蓬勃發展成為了一個既注重現代化高科技,同時又堅持保護和頌揚傳統文化,傳統與現代并存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學者近年來對館藏繩紋(Jōmon)、彌生(Yayoi)和古墳(Kofun)時期文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將在展廳中得到體現,為參觀者理解日本早期歷史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部分展品
繩紋陶罐
出土于日本新潟縣長岡市伊萬諾拉遺址(Iwanohara Site),公元前3000年
這件陶罐至今已有5000年歷史,和英國巨石陣年齡相仿。陶罐的口沿外壁有一圈極其夸張的火焰狀飾邊,充分體現了日本繩紋時代人們精妙的創意與精湛的手藝。這樣的容器當時主要用于烹飪。
文殊菩薩騎獅像
鍍金涂漆木雕,康祐(1630–1689),1685-1689年
這尊華貴莊嚴的佛教造像展示的是文殊菩薩。文殊是佛陀智慧的象征,他手持慧劍,斬斷眾生的煩惱。他的坐騎是一頭咆哮的獅子,它的吼叫象征著佛法及其斬除一切魔障的力量。雕像的背面有題字:大仏左京入道,勅,法印康祐作??档v(Kōyū)是17世紀日本著名的雕塑家。
武士盔甲
武士盔甲套裝,兵庫縣,18世紀
展廳中引人注目的是一套不久前才入藏的日本江戶時期的武士盔甲。盔甲和武器是日本武士階級特權與地位的象征。它的制造工藝非常精湛,盔甲內壁貼有金箔,頭盔由32塊涂有黑漆的鐵蓋板組成。這套保存完整的武士盔甲原為日本西部勢力強大的毛利氏家族(Mori family)成員所有,盔甲的外套上帶有其家族族徽。戰場上武士需要通過盔甲上的族徽標記或其他細節設計來彰顯身份。這套盔甲既從審美上展現了所屬家族的階級特權,同時又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黎明》
彩釉瓷盤,德田八十吉 三代 (Tokuda Yasokichi III,1933–2009), 1992年
瓷盤上變幻的釉色猶如一個凝結了光輝在內的液滴,該藝術品由日本陶瓷藝術家德田八十吉所作。他創造性地運用了傳統“九谷燒”(Kutani)瓷器的制作技法呈現出極具現代性的效果。德田八十吉來自于擁有悠久陶瓷燒造傳統的石川縣,師從祖父與父親,是第三代九谷燒陶瓷藝術家。1997年,他被授予“日本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彩釉瓷器’保持者”稱號,亦被稱為“人間國寶”(Living National Treasure)。
《盛放的花朵》
漆器,室瀬和美(Murose Kazumi,1950),2012年
這是博物館去年收藏的漆器精品。盒子的蓋上是一朵盛放的金色菊花,每一片花瓣都以灑金粉形成光暗效果。這種古老的日本工藝被稱為“蒔繪”(maki-e) 。漆藝家室瀬和美(Kazumi Murose) 是蒔繪技法的積極倡導者,也是漆藝創作的領軍人, 他在2008被授予日本“人間國寶“(Living National Treasure)稱號。
編輯:楊嵐
關鍵詞:近代浮世繪 日本 展廳 盔甲 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