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一棵樹”致富一方人——一個貴州山區小鎮的產業變遷

2018年03月05日 13:55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貴陽3月5日電(記者 施錢貴 蔣成)早春時節,大地還沒完全復蘇,貴州省鎮寧縣六馬鎮的李子花已然爭相盛開。看著漫山遍野雪白的李子花,打罕村村民吳廷勝坐不住了,搶著季節在河邊的土地上種李樹。

過去,吳廷勝養過豬、打過工,就是沒想過種李樹。

“最先養了一頭母豬,幾年下來一共繁育了二三十頭。原本以為可以小賺一筆,結果一場豬瘟,一下死了20多頭,損失好幾萬元。”談起以前的養豬經歷,吳廷勝心里很不是滋味。

近年來,看到其他村民靠種李樹致了富,他也開始種植李樹。

“按照去年價格,上門收購蜂糖李都是35元一斤,一棵豐產的李樹年收益上千元,比種玉米劃算多了。”他說,如今他家10多畝土地已種了1000棵,今年打算再種1000棵。

從養豬大戶轉變成種李大戶,六馬鎮板樂村的趙信桃也深有感觸。她說:“養殖太累,豬一頓不吃都不行,哪兒也去不了,種植輕松點。”幾年前,她果斷把幾十頭豬全部一次性賣了。

作為村里第一批種李樹的,她家共有李樹100畝,其中50畝已經掛果。“去年賣了二三十萬元,用這筆錢買了一臺二手挖掘機。”她說。

由于經濟效益好,其他鄉鎮村民紛紛種植李樹,苗木需求量逐漸增大。30出頭的王榮剛敏銳地發現商機,帶領20多戶農戶合伙成立了一個農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擁有苗圃80畝,每畝可產李苗15000株,除了供應本地,還銷往四川、廣西、云南等地。加上1300畝李子的收益,去年合作社毛收入超過500萬元。

合作社還帶動當地群眾就業。王榮剛說:“合作社全年可吸納就業5000余人次,一年勞務費支出50萬元以上。”

據統計,六馬鎮在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的李子專業合作社19家,獲得批準和資金扶助的微型企業88家。

六馬鎮政法委書記韋自平介紹,過去村民以種植玉米、水稻為主,由于路不通,基本上靠人背馬駝。現在,山上修起了100多公里機耕道,其中20多公里已硬化。

“有些農民僅李子就賣了幾十萬元,收益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老百姓紛紛主動種植。”韋自平說,在板樂村、打罕村等集中種植李子的行政村,大部分土地都種上了李樹。2016年底,板樂村成功摘掉貧困村的帽子。目前,全鎮已有四月李、蜂糖李超過10萬畝,2017年李子產業產值超過4億元。

韋自平表示,由于李子產業的帶動,六馬鎮已初步形成苗圃、種植、運輸、餐飲、住宿一體的產業鏈。“每到李子上市時節,收購商販涌入六馬,大小車輛堵在路上,住宿一房難求。”為解決擁堵問題,六馬鎮正規劃新建一個占地120畝的綜合農貿市場。

除了李子,六馬鎮還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區發展芒果萬余畝,初步形成現代山地生態立體型農業發展模式。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產業 種植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伊人成综合网开心五月丁香五 | 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极品 | 亚洲中文在线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