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把握國企國資基礎性作用,發展壯大國有經濟
近日,國資委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4230.8億元,首次突破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2%,經濟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為5年來最好水平。這是國企國資改革發展過程中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為今后繼續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企國資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我國近4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可以說也是近40年的國企國資改革實踐。總體上,經過多年改革,基本上形成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國企國資體制機制。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國企國資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問題、存在一些弊端,因此,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進一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深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重點是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今后改革的重點任務: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完善國企國資改革方案,要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同時,也要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國企國資作為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在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在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中,在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中,都發揮著骨干作用和引領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時代主題出發,以深化國企國資改革來引領建設制造強國、貿易強國、質量強國、創新強國。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要有堅定的責任意識。國企國資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著基礎性的保障作用。一方面,國企國資改革要遵循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值規律,既重實效也重長效;另一方面,國企國資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因此,國企國資改革必須體現和落實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使改革同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國企國資改革中,要有充分的責任意識,切實履行相應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也是改革中最基本的力量,很大程度上事關改革的成效。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等,屬于國企國資體制機制改革的范疇,也意味著要通過理順體制機制,為充分調動企業各類職工積極參與改革創造適宜的土壤環境。改革開放40年來,正是由于充分調動了各方面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并在改革中釋放出強大的活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才發生了歷史性進步、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國企國資改革亦是如此,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思想,以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讓職工群眾積極投身到改革中,同改革保持同向性。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要堅持黨的領導。到2020年,在國企國資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時間緊,任務重。要保證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實現改革措施落地有聲,如期完成改革任務并取得改革實效,就必須堅持黨對國企國資改革的領導。這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正如十九大報告指出的,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為此,要從推動改革發展和保證公有制為主導的戰略高度,立足于發展壯大國有經濟,把堅持黨的領導融入到改革過程中,融入到公司治理各環節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從而管好用好人民共同的財富。(作者張德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改革 國資 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