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綠色革命性變革
核心觀點
●建設生態文明,不是要放棄工業文明,更不是回到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而是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成為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治理和國際治理、全球博弈交織在一起的綜合性問題,成為衡量“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否全面、協調的重要內容。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僅是一種綠色發展理念,更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綠色革命性變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這一戰略定位,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圍繞這一戰略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描繪了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并倡議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這些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論斷以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基本方略,是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繼承、堅持、創新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與人的關系同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和諧同人與自然的和諧具有高度統一性。作為自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的解放,只有在保障自然界完整和繁榮的基礎上、在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因此,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是實現了人的解放的社會,同時也是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社會。
生態是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存在狀態,亦即自然生態。生態文明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程度,它是一個歷史范疇,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生態文明建設是指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健康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此,建設生態文明,不是要放棄工業文明,更不是回到原始的生產、生活方式,而是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牢記:破壞自然就是損害人類自己,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要把人類活動控制在自然能夠承載的限度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和諧發展。
思想的高度決定了認識的深度。習近平總書記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這既是新時代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定位,也是新時代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
深刻認識和把握現代化的“綠色屬性”
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飽嘗破壞環境帶來的苦果:生態退化、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災害頻發等。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多、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我國也程度不同地暴露出來,在有的地方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障礙甚至瓶頸。生態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其解決過程同時是不斷深化社會發展內涵、提升社會發展品質的過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重大政治判斷是推進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總依據和大背景,它對準確把握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主要矛盾的重要價值和指導意義在于:其一,改革開放以來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給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帶來的傷害不容忽視。其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向往、對環境權益的維護、對公共生態產品的需求與生態資源環境的承載力、生態公共產品不足、生態環境保護嚴峻形勢之間的不協調日益突出,在某種程度上正呈現出向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演化、發展的態勢。其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為了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危機等挑戰,全球范圍特別是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和推行“綠色新政”“綠色經濟”“綠色增長”,并演化成為一場新的國際話語權的斗爭。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成為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治理和國際治理、全球博弈交織在一起的綜合性問題,成為衡量“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否全面、協調的重要內容。
基于對國際和國內大局的認知、對現實和未來態勢的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綠色屬性”,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一論斷的首要內涵,就是不能進行“異化的生產”“異化的消費”,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不可持續的物質財富增長。十九大首次把“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入報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心在和諧、共生,核心在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強調通過現代化的綠色產業體系實現國民經濟的綠色化。十九大報告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界定和對綠色發展理念的新詮釋,揭示了生態文明的核心要義,具有重要的自然辯證法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僅是一種綠色發展理念,更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綠色革命性變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建設美麗中國的基本方針和戰略舉措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目標設定,凸顯出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美麗中國的有機統一,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必然要求。“美麗”是一種契合自然、舒張自如的狀態,也是人們孜孜以求的境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再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這個過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相結合的主基調和主旋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歷史征程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延伸的主線和主軸。
生態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但前路寬廣、方向明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基本方針和戰略舉措。基本方針是: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在資源利用上,把節約放在首位;在環境改善上,把保護放在首位;在生態建設上,以自然恢復為主,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從而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戰略舉措包括:其一,推進綠色發展。其二,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其三,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其四,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上述基本方針和戰略舉措,堅持了全面論與重點論的有機統一、“變”與“不變”的有機統一,是唯物辯證法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生態 文明 建設 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