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領跑者 意義重大

2017年12月20日 10:39 |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外部需求被稱為“三大需求”,也是常說的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目前,在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消費已經超過投資成為了領跑者,未來這種趨勢有望繼續保持。(12月19日《經濟參考報》)

2069730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最近幾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在60%以上。消費成為中國經濟領跑者,對于中國這個有著超過十三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具有多重意義。

首先,按照經濟發展規律,只有當生產出來的產品有消費市場,有人需求,有人購買,這樣的生產才是可持續的生產,建立在此種模式上的經濟發展方式才是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前幾年,我國經濟偏重于投資,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也導致生產了過多產品,特別是在鋼鐵、水泥、房地產等領域,投資過熱,產能過剩,給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風險和隱患。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一改以往過度重視投資的經濟發展方式,力促經濟結構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更加重視發展的質量,注重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也逐漸推動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領跑者。

其次,人民的消費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收入的提升、觀念的轉變而逐漸升級的,這就是黨的十九大將社會主要矛盾重新定義的主要依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消費的升級,必然推動供給側的轉型升級,也可以理解為需求將帶動供給的改革與發展,最終實現需求與供給的匹配。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政策走向,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以消費需求升級為出發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解決發展過程中質量不高、創新不足、效率不強等問題,進一步實現消費與供給的緊密結合。這種情況下,供給和需求將呈現出互為驅動、相輔相成的良好發展態勢。

實際上,我國自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創新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比如高鐵方面的創新發展,舉世矚目,對經濟增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支撐性作用。另外,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等行業蓬勃發展,工業機器人、民用無人機以及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文化旅游等產業也在持續發力。這些情況說明,人民的消費需求和社會經濟都在逐步向著新的領域和方向發展。

最后,還需強調的是,在消費升級的同時,一方面要繼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也對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涉及政府投資保障的養老、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這實際上也是倒逼政府在這些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還有很多貧困人口需要政府的扶貧政策來幫助他們脫貧,消費需求改變倒逼政府職責的改善,補齊民生短板,才能實現全社會均衡發展。

這樣一來,消費需求升級,也就不僅限于改變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力度。在未來形成消費、投資和進出口并重發展格局的同時,消費需求的改變在促進政府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和扶貧投資力度,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也將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李寧)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消費 需求 經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 欧美亚洲另类日韩在线网页 | 亚洲国产911在线观看 | 日本少妇高潮久久久久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色综合日本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