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智涌荊楚驅鳳飛——湖北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新觀察

2017年09月12日 09:17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武漢9月8日電 題:智涌荊楚驅鳳飛——湖北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周甲祿、陳俊、李偉

“高含金量”政策不斷落地,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加速布局,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充滿活力的湖北吸引著創新創業要素加速集聚。

科技創新,從“跟跑”到“領跑”

在素有“中國光谷”之稱的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一根頭發絲粗細的光纖從實驗室產品到能容納全球48億人同時在線通話;一個從無到有的產業從全套引進到年產量達到繞地球幾千圈,參與制定行業國際標準,光纖及其產業書寫出一個“中國傳奇”。

不僅光纖技術,當年向國外購買遭拒,現今研制的星載銣原子鐘達到國際頂尖水平;武漢產萬瓦激光器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進口替代;武漢大學與相關機構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其精度高于美國衛星……

創新,正成為湖北的關鍵詞。去年,湖北登記技術合同24248項,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927.73億元,較上年增長11.76%;獲得國家科技獎勵29項;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比上年增長45%和9.6%。

科技創新能量,來自巨大科技潛能。目前,湖北省有各類研發機構2245個,普通高校129所,擁有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700余個。在校大學生140多萬人,科技活動人員37.8萬人,兩院院士69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專家331名。

繼東湖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之后,五年間,國家在湖北布局建設技術轉移中部中心;武漢市被列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武漢、襄陽、宜昌三地先后躋身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荊門、隨州、孝感等9個高新區晉升為國家級高新區。

創新驅動,發展“提檔增速”

科技創新為發展注入動能,一項成果帶來一項產業。從一根光纖出發,光纖光纜、光通信、光電器件……“光谷”的光電子產業成為湖北首個千億高新技術大產業。

如今,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重點優勢特色高新技術產業群,在湖北已經形成。

科技創新,讓老制造業煥發新生機。作為我國二汽老工業基地的十堰市,面對東風總部出走武漢,面對市場競爭環境,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轉型升級。商用車、新能源汽車、汽車機器人……科技新動能的“加持”,讓這座城市仍然在汽車產業版圖中扮演重要角色。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實施,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湖北省工業轉型步伐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速,十堰、黃石、荊州、鄂州等老工業基地浴火重生。

湖北去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5574.54億元,較上年增長13.9%,其中高新技術制造業實現增加值4761.62億元,增長13%,高于同期工業增速5個百分點。

如今,湖北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經突破4000家,實現三年翻番,科技企業孵化器新增在孵企業4500多家,總數超過16000家。

資智聚集,創新熱潮涌動

在武漢工程大學,由徐慢教授帶領的陶瓷膜科研團隊研發的一組專利,作價2128萬元,入股湖北迪潔膜科技有限公司。學校依照相關法規,將此次收益的90%獎給了研發團隊。

徐慢團隊只是湖北一系列科技“新政”的受益者之一。過去五年,湖北先后出臺了30余項政策文件,不斷完善科技體制改革總體設計和制度框架,持續為科技創新創業清障搭臺。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干貨’政策,讓眾多‘鎖在深閨’的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開花結果’,解放了科技第一生產力。”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省科技廳廳長郭躍進說。

近日,武漢市組建了專為科技成果轉化設立的機構科技成果轉化局,首批12位院士組團坐鎮,力爭5年內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占比達到80%。

政策感召下,資本人才向荊楚聚攏。

今年5月份,“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暨華中科技大學第十屆企業家論壇在武漢召開,現場簽約35個重大項目,投資總額989.7億元。三個月后,第二批來自全球的“珞珈商幫”企業家,簽約46個項目,投資金額1576.7億元……在全國人民喜迎十九大的今天,湖北創新熱潮涌動,創業如火如荼,人才不斷回流……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科技 湖北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天堂亚洲性爱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欧美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五月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