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大數據助推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地方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是當前亟須探索的重大課題。大數據為國家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正在改變傳統治理的思維模式和運作方式,為地方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實現精細化治理開辟了新途徑。
大數據解決了社會主體參與地方治理的技術難題。國家治理理論認為,公共事務管理與公共產品供給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也要以主體身份參與其中。但在信息技術落后的時代,這樣的理想狀態面臨諸多制約,很難完全實現。大數據突破了時空限制,以極低的成本拉近了各方溝通的距離,拓寬了民主協商的渠道,為民意表達、信息公開、意見反饋等提供了技術支撐,為社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提供了有效平臺,使地方政府能夠直接而有效地回應公眾意見和社會需求。
大數據改變了地方政府傳統管理結構和方式。傳統政府管理結構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由政府集中行使管理權,強調橫向分工協作、縱向等級管理,被管理者往往處于被動接受一方。運用大數據,可以建立各級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合作聯動的信息平臺,大大簡化繁瑣的行政指令傳遞過程,使政府部門治理結構更加扁平化。目前,在大數據支持下縱橫交錯、多方參與的協商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已初現端倪,各社會主體可以更多參與公共事務管理與決策,共同推動政府治理方式變革。
大數據提升了地方政府精細化社會治理能力。通過深度挖掘文字、數據、圖表、圖片、視頻等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數據,收集關于治理對象的內容、狀態、位置、屬性等多種相關信息,然后對這些事實和數據細節進行量化分析,可以使社會治理從定性走向定量,為解決社會治安、衛生醫療、交通安全等公共領域的問題提供更加精細、高效的途徑。
2015年,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提出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地方政府應充分估計大數據給社會治理帶來的變革與影響,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切實提升治理能力。
更新治理理念。當前,以大數據加強和改善地方治理,障礙主要不在技術層面,而是意識與理念問題。地方政府應徹底擺脫政府全能主義的傳統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將開放大數據與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結合起來,整合各類數據資源,從服務型政府理念出發,在保證國家安全、保護商業秘密、保障個人隱私的基礎上,實現數據的開放共享,推進各系統數據互聯互通,推動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創新治理結構和方式。建立基于大數據的決策機制,既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又能預測社會需求,進而探索出更加科學的治理結構和方式。為此,應搭建廣泛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的大數據窗口,及時公開地方政府信息,及時反饋群眾意見,并進行有效處理;加強信息資源深度挖掘與收集,建立跨層級、跨部門的數據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機制,消除“信息孤島”現象,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能。通過創新公共治理結構與公共服務體系,可以使公眾有效參與公共產品從設計到供給的全過程。
加快大數據核心技術的突破與應用。近年來,我國數據技術快速發展,但數據服務器、存儲設備、數據庫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依然依賴國外企業。應加大數據技術研發投入,努力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加快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推動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可持續創新,打造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府。加強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為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提供人力資源支持。
(作者單位: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治理 數據 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