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133個城市公布網約車新政 打車貴、打車難“回潮”
一名重慶駕駛員展示自己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新華社記者 陳 誠攝
②監管缺失 新政落地不順
“黃宗羲是哪個朝代的?”“某市交通委員會在什么地方?”“某某酒店是幾星級?”近日,一些地方網約車司機考試的“雷人”命題引發關注。這些近乎苛刻、與實際工作沒有任何關系的題目,把不少司機攔在門外。
從數據來看,各地網約車司機資格考試的通過率不足一半。北京市交通運輸考試中心考務科科長潘清說,全國公共科目考試及格率在45%左右,而北京區域的考試及格率是25%左右。而在廣州,甚至出現過首場資格考試只有1%通過率的情況。
面臨壁壘的不只是司機,還有網約車平臺。在《辦法》的準入規定之外,各地的細則往往增加了“設立分支機構”“設置辦公場所及人員”等要求。這無疑增加了網約車平臺的運營成本,導致一些網約車平臺持觀望態度。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張效羽說,這表明部分地方主管部門依然在按照出租車的管理思路管理網約車,因為出租車公司都是設有縣級分支機構的。新業態不能應用舊業態的管理思維,如同不能要求電子商務平臺在每個縣設立分支機構一樣。
專家認為,雖然網約車管理確實更嚴格了,但乘客的打車成本和難度也提高了。這說明,政策制定的利益平衡還沒有到位。
記者在北京采訪時發現,不少網約車雖然在軟件中顯示為北京牌照,但實際運營車輛依舊是外地牌照,還有的司機通過租賃車牌的方式從事網約車工作,非京籍的司機仍能接到平臺的派單。對此,北京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對非京籍的人員清理上有所滯后,查處有難度。此外,網約平臺認為人員清退過多,會對業務和盈利有一些負面影響。
專家指出,一方面是政策嚴控,另一方面是監管缺失,這是網約車新政落地不順利的原因,導致網約車合法經營不易、灰色空間仍存。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網約車 平臺 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