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八旬老人收藏農具200余件留存“鄉村記憶”

2017年07月12日 17:2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難以割舍的農耕情懷

何世前是土生土長的何坳村人,盡管兒孫都在城里定居生活,但他仍習慣住在農村里,在房前屋后種大片果樹和小片菜地。慶陽是農耕文明發源地,古老的農耕文化提倡男耕女織,自力更生,一個勤快的農村家庭,除了食鹽、火柴、鐵器是需要購買外,其余生活物資都能自給自足。何世前說,他從十幾歲就開始務農,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充實。

在何世前的記憶中,每個時代的生產生活用具都對生產生活有足夠的影響,“最早董志塬上的農村人過紅白喜事、走親戚,交通工具主要是牲口拉著的木板車,或者給驢套上鞍子,騎驢上路。客人還要給主家背上些白面饃做禮物,裝在褡褳里,褡褳下邊用一張紙條寫上主人的名字,做客完畢,主家的回禮也會裝在褡褳里,讓客人帶回”。

雖然務農早已不是何世前一家的生活來源,但他對構成鄉村生活的每一類“元素”,都有難以割舍的情懷。“就是這些樸實無華的農具,讓世世代代的農村人得以在自然環境下獲取生活所需,維持生存,繁衍生息。”何世前說。

何世前的農家小屋里,整齊地陳列著年代不種的農具和生活用品。 陳思 攝

留給后代的鄉村記憶

年事漸長的何世前,不再務農,開始收藏農具,每逢尋訪鄉鄰,收藏一件農具,他都會登記陳列,視若珍寶。對此,老伴很有怨言,覺得他是在白白浪費錢財。何世前卻覺得,一件農具不過幾十或幾百元,都是人家淘汰了的東西,容易到手。讓何世前擔憂的是,農田機械化生產現已十分普遍,很多傳統農具正在消失,如不及時收藏,將來就再也無緣一見。

“不能小瞧了這些過時的生活、生產用品,它們都曾是慶陽農民祖祖輩輩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工具,每件都記錄了農村、農民生活的痕跡,也寄托了幾代人的感情。”何世前表示,農耕文明歷史悠久,盡管時代、科技進步,那些曾具有歷史紀念價值的農具、生活用品逐漸退出人們視野。但每一件藏品,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收藏它們是為了讓年青一代能從中領會農民農耕勞作辛苦,見證生活、科技進步發展,珍惜農產品。(完)


編輯:楊嵐

1 2

關鍵詞:八旬老人收藏農具 鄉村記憶 “鄉土文化”博物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在线天堂网最新资源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 亚洲一区欧美综合 | 色婷婷在线播放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