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主供模式”獲驗證 航空產業打開國際市場大門
5月5日,國產商用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首飛成功。據中國商飛介紹,C919的成功首飛意味著“主制造商—供應商”的飛機研制模式獲得驗證,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C919有望在日后獲得更多國際訂單,并促成我國航空產業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大門。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C919飛機項目行政指揮韓克岑介紹,C919的研制采用了民機制造歷經40年探索出的一套“主制造商—供應商”的模式。其中,C919機體部件主要由國內供應商承制,包括雷達罩、機頭、機身、機翼等。發動機及主要機載系統,則根據訂戶需求,由國外供應商同國內相關企業開展合資或合作共同完成。目前,在C919飛機制造產業鏈條上,中國商飛與各個供應商結成“生命共同體”,組建了16家合資企業。這一商業模式創新,標志著中國商用飛機研發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原有的“自主研制”與“國際合作”理念得到了全新突破。
中國商飛采購合同處處長張洪光介紹,“主供模式”是當前世界主要飛機制造商采取的主流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各參與方共同分擔與分享整個項目的風險與利潤,另一方面還有利于整個項目風險的管控和分攤。
據介紹,C919的研制和生產設計有美國、以色列、法國等多家國外航空企業參與。這些企業在C919首飛成功后,均對C919的“主供模式”高度認可。參與C919制造的美國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林世偉(Steven Lien)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我們很榮幸能為C919的首飛貢獻一己之力。一直以來,霍尼韋爾始終為幫助中國航空業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而努力。面向未來,我們也期待與中國商飛加強合作關系,在遠程寬體飛機及更多項目中做出更大貢獻?!?/p>
霍尼韋爾還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公司與中國商飛合作已久,早在本世紀初就與中國商飛的前身在ARJ21支線飛機項目中精誠協作。中國商飛2008年成立伊始,便進一步深化與霍尼韋爾的合作關系,雙方共同致力于C919的設計與研發。為了更好地支持中國商飛,霍尼韋爾目前已擁有500余名中國本地工程師,其中大部分都曾為C919項目提供支持。此外,霍尼韋爾在亞洲、北美和歐洲的20家工廠的數百名員工也參與了C919項目?;裟犴f爾在中國成立的兩家合資公司——霍尼韋爾博云航空系統(湖南)有限公司和鴻翔飛控技術(西安)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為C919提供碳剎車和電傳飛控解決方案。
據業內人士介紹,C919首飛成功后,將轉入適航取證階段。作為一架瞄準國際市場的商用飛機,C919拿到中國民航局頒發的適航認證還不夠,要走出國門進入主流航空市場,還需要歐洲和美國的適航認證。業內認為,由于采取了廣泛的國際合作,C919在國外地區獲得適航認證的時間有望大大縮短。據介紹,目前C919已獲得全球23家用戶的570架訂單,這其中就包括美國通用電氣租賃、德國普仁航空、泰國都市航空等國際客戶。一旦C919順利獲得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適航認證,將有望獲得更多國際訂單,成為被國際航空市場廣泛認可的商用飛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c919 中國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