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聚焦當代青年的“空心病”:他們不知道為什么活下去

2017年04月17日 21:04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空心病”不能只怨青年

■“空心病”的受害者一定是各有各的具體情況,“一人一策”才是真正關愛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說白了,還是得用心、用愛。

表面看起來都挺“迷惘”,甚至也涉及“自殺”這樣的極端話題,但這次所謂大學生“空心病”的討論,與當年的“潘曉來信”不一樣。當年的“潘曉來信”是青年自我與主體性的覺醒,是自我反思性的體認,而如今的“空心病”似乎印證著部分青年主體意識的稀薄,折射了某種自我放逐。

“空心”源于回避“意義”二字

筆者沒有查到徐凱文先生關于“空心病”一文中各種數據的具體來源(如“北大一年級新生,無論本科生還是研究生,40.4%的人認為活著沒有意義”),因而無法去核實這些數據采集的科學性與準確性,但是根據自己在高校工作的觀察,類似情形的確存在。

最近,我一直在和即將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談畢業論文,我認為文科的論文寫作就是一個“尋找意義”的過程,循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寫一篇符合學術規范的論文,應該是大學生在一段學習結束時給自己最好的交待。遺憾的是,很多學生坐到我對面時一臉茫然,他們不知道有什么話題可以挖掘、有什么現象值得討論。當你覺得活著都沒有意義的時候,還有什么學術問題會讓你覺得有意義呢?

一些大學生回避“意義”二字,這絕不僅是在大學階段形成的。我們的教育從幼兒階段開始,更習慣于讓孩子“接受意義”而不是“尋找意義”。網上流傳過一篇中美歷史教育比較的文章,在學習某次戰爭的時候,中國學生被要求熟記時間、地點、事件這些“史實”,而美國學生會被要求寫一篇小論文分析“如果這場戰爭英國軍隊贏了會怎樣?”

我們的學生習慣于認為,教材的說法總歸是對的,老師講的也一定是對的,從而在一開始接受教育時就缺乏反思和批判的動力,也逐漸養成了實用主義傾向——只要和書本、老師一致,就能拿到分。

分數是我們學生的“命根子”,網上說“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這直接導致我們的學生進入大學以后出現很多不適應:要么覺得進入大學后可以喘息一下;要么覺得父母規劃的人生目的已經實現,可以交差了;要么把大一變成“高四”,依然用中學“刷題”的思路來應對大學的學習,考前突擊一番,最后分數還不錯……

大學階段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大學生出現上述種種情況,再與大學的“擴招”、功利主義和數據導向的考核以及師生關系的淡漠等問題疊加在一起了,因此,簡單地把板子打在青年身上是不妥的。

編輯:梁霄

關鍵詞:當代 青年 空心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免费久久久久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的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香蕉国产线观看免费网站 |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