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樸素雅致之美 宋瓷收藏與鑒賞

2017年03月29日 09:27 | 作者:湯米 | 來源:美術報
分享到: 

北宋 定窯刻蓮紋盤 直徑16.5cm

回望兩宋,我們忍不住會發出“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的感嘆。說起宋瓷,不少人一定會輕輕念出:汝、哥、定、鈞、官……其實,宋瓷何止五大名窯。在博物館里,我們可以看到宋瓷以一個規整的方陣向我們走來。在北方窯口中,除了汝窯、定窯、鈞窯之外,還有龐大的磁州窯系、同樣窯場很大而影響至遠的耀州窯系,還有登封窯、介休窯、扒村窯、渾源窯、大同窯、長治窯、鶴壁窯、淄博窯、霍縣窯等。北宋的官窯應該特指汴京的官窯,“雨過天青”的汝窯因為特別珍稀而受到最高禮遇。而南方,則有景德鎮窯、龍泉窯、吉州窯、越窯、建窯、繁昌窯、同安窯、泉窯、西村窯、潮州窯、永福窯、衡山窯等。南宋哥窯的窯址迄今也未發現,成了我國陶瓷史上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南宋官窯是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的新窯,是汴京官窯的延續,今有郊下壇和修內司兩處遺址供我們懷想。

南宋 龍泉窯鳳耳盤口瓶 高20cm

宋瓷收藏之熱

兩宋時期,中國陶瓷的覆蓋面積不僅廣大,而且在工藝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銅紅釉發現并應用,釉上紅綠彩也出現了,覆燒工藝得到推廣,刻花與印花以及白地黑花等富有民間美術趣味的裝飾技術被大面積采用。尤其到了南宋,高嶺土的使用使青瓷的燒造成為美麗的現實,從此中國瓷器有了可與寶石比美的細膩質地與華美光澤。另外,從文化意義上說,民間趣味與文人審美在陶瓷上的體現,兩宋作出了極大貢獻與高品位的示范。任何一種文化形態上的高峰,必定有著堅實而廣泛的民眾基礎,宋瓷的繁榮及深遠影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既然宋瓷優雅,為何在今天的拍賣會上,頻頻刷新紀錄的偏偏是那路花里胡哨的粉彩或琺瑯彩?這是時代風氣的折射,或者說少數現代人的審美觀念出了問題。不少人受到清宮劇或電視里鑒寶類節目的誤導,以為唯有清代官窯才代表了中國燒瓷業的最高水平。其實在過去,收藏家們高度一致地認為,玩宋瓷才是最高境界,一件宋汝窯或哥窯的東西直抵十件清代官窯。

現在拍賣會上元青花拍得很高,那是因為存世量極少,而且多半在國外。而明代永樂、宣德兩朝的青花瓷成交價格高,除了存世量較少之外,還因為當時用波斯、印尼等地進口的蘇麻里青為呈色劑,后來這種原料沒有了,改為國產的珠明料和浙料,永宣兩朝青花那種恰如水墨畫的暈散效果就差多了。物以稀為貴,永宣青花賣得貴是有道理的。

20多年前,當民間收藏熱剛剛升溫時,在古玩市場甚至地攤上經常看到宋瓷一閃而過的身影,價格也不貴。一件景德鎮窯的影青斗笠碗(俗稱娃娃碗),品相完整的,也不過3000元至6000元。建窯茶盞更便宜,1000元以內完全可以拿到手。上品一點的,比如磁州窯白底劃花梅瓶或耀州窯刻劃斗笠碗,三五萬元也可以買下來。但當時人們并不把它當一回事,現在它越來越少了,價格也一路攀升。

宋瓷的獨有韻味

宋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獨特的內涵,它緊跟著絢爛輝煌的唐代之后粉墨登場,打造了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文化類型,那是一種相對內省、色調淡雅但又不乏炫目亮點的文化類型。中國瓷器披一肩歲月風塵走來,略經整飭與梳理后,就很自覺地與宋代成熟的哲學思想與飄逸的道教文化以及市民社會高度認可的趣味相適應,并達到中國陶瓷史上第一個高峰。

宋朝時期,隨著燒制工藝和新材料的發現,瓷器有了新的發展,比如此時的定窯,已經可以燒制出顏色很白的瓷器,而之前唐朝時期的邢窯,所燒白瓷均有淡淡的青色,而且由于瓷土的品質控制不夠嚴格,因此很少能夠燒制出壺嘴壺柄纖長優美的瓷器,到了宋朝,這些都不再是難題。

傳統的中國讀書人,是崇尚樸素雅致的,因此宋瓷官窯器型常見素器,并且大量仿燒古代的青銅器、陶器形制,顏色也僅以青、灰、白、玫瑰紫、鐵褐色幾種為主。五大名窯中汝窯、官窯、鈞窯均為青瓷,鈞窯由于窯變色難以控制,因此會出現玫瑰色、鐵褐色等顏色,定窯、哥窯為白瓷,哥窯由于工藝特殊,呈現僅此一家的“金絲鐵線”。大量的盤、爐、瓶也就是摹古仿舊,沒有任何裝飾,全靠線條流暢,顏色微妙取勝,留下來大量的傳世作品。“家財萬貫,不如鈞窯一件;鈞窯十件,不如汝窯一片”等等順口溜,極言傳世宋瓷之珍貴,例如僅北宋早期存在了20年的汝窯,至今傾全世界之力,僅發現67件半,從南宋時期,就是皇族都難得一見的珍品,那傳說中的雨過天青色、蟹爪冰裂紋,是無數收藏家的美夢。

中國的陶瓷藝術發展到宋代,已經達到了舉世公認的歷史巔峰。宋瓷不僅繼承了過去的優良傳統,而且在陶藝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無論是青瓷、白瓷、黑瓷以及釉上彩、釉下彩的制作均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馳名中外的五大名窯,在造型、胎釉、紋飾等技術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在藝術審美等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此外,宋代的南北各大窯口也同時呈現一派百花齊放的繁榮。

宋代的瓷器不僅品類繁多、卓越,而且影響深遠,成了后代各類陶瓷的典范。宋瓷之美,首先美在氣質,是一種典雅的文化氣質,這種氣質內斂、沉靜、自信,宛如大家閨秀。

宋人的原則是“天工與清新,疏淡含精勻”,并形成了“順應自然、平淡天真、中厚質樸”的審美觀點,同時以此為標準,追求返璞歸真的自然主義。因此,宋瓷就極大地傾注了這種濃厚的人文色彩,來體現自然中的物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而且上升到一種透徹了悟的哲學高度。即便是一般的日用品,也因為宋代整體文化風氣的使然,有著不俗的氣韻和風姿,藝術品位歷經千年而不衰。

事實上,宋代以前的瓷器,絕大部分是以青色為美的。魏晉時期的青瓷風行,除了技術上的原因外,也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這種崇尚青瓷的審美,到了宋代,得到廣泛的推崇和發展。特別是瓷工們在原有玻璃青釉的基礎上,開創出了失透的、乳濁狀的瓷釉。一改以往南青北白時期,那種一覽無余、可透徹見底的青釉傳統,從而創造了可以展現獨特美感的乳濁釉、結晶釉、石灰堿釉和多層釉。

像汝窯、官窯、哥窯、鈞窯、龍泉窯等都是如此,它們具有玉一般的質感,有著“汁水瑩潤如堆脂”的色澤之美。這種美釉渾然天成,間或點綴著自然的開片和窯變,典雅、純潔而令人回味,如幻如穹,不僅迎合了當時社會所熱衷的審美心理,也開創了一個瓷器美學的新時代。

宋人在推崇釉面色調單純、趣味高雅的同時,絕大部分瓷器的胎骨造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始講究如何能更好地創造出順應瓷土物性的制作方法。因此,宋瓷不再過度模仿金銀器皿薄華的造型裝飾,轉而追求胎骨端莊、淳厚、中正的典雅風格。

宋瓷造型在突破模仿金銀器皿的局限后,也不再簡單地依賴于實用性,而具有了個性獨特、造型優雅的作品。諸如出現在宋代的梅瓶、玉壺春、斗笠盞等器物,它們的胎骨造型都強烈地體現“合于天造,厭于人意”的思想和意韻。這種儀表和風范成了宋瓷造型的主流,也成為后世長期追仿的榜樣,至今仍為我們留戀和傾倒。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樸素雅致 宋瓷收藏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 色男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全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 在线看欧美十八禁网站 |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