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黃土地挺立新脊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學家群體巡禮

2018年02月22日 19:58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西安2月22日電題:黃土地挺立新脊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學家群體巡禮

新華社記者林暉、陳晨

八百里秦川,黃土飛揚。在中華農耕文明誕生地陜西楊凌,有這樣一群科學家:他們數十年來扎根大西北、堅守黃土地,不是農民,勝似農民,把畢生所學奉獻三農,將報國之志守望相傳,為祖國農業現代化燃燒起熊熊的科技火種。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學家。

始終不忘初心 矢志艱苦奮斗

西農大南門外,幾孔簡陋窯洞靜靜矗立,似乎與黃土高原司空見慣的窯洞并無什么不同。

彎腰走進窯洞,低矮的洞窟不足兩米高,人在里面幾乎無法直立,狹窄通道僅容兩人并行通過。然而,就在曲曲折折的“洞窟”中,藏著小麥條銹病專家康振生和科研團隊的“寶貝”——不同生長階段的麥苗、感染條銹病病菌的試驗植物……

“這里原來是抗日戰爭時期建設的防空洞。我們做小麥條銹病研究,需要低溫實驗室,上世紀80年代科研條件差,只好從荒廢的防空洞上動腦筋。”康振生說。

這一用,就是30多年。

那時西農大所在的楊凌,不過是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小鎮,遠離都市,說是農科城,其實就是個農科鄉。在人才“孔雀東南飛”的時代背景下,楊凌大量科研人員流失。有句話廣為流傳:“別說孔雀,楊凌連麻雀都飛走了。”

對于康振生來說,就至少有3次機會調到北京。

是什么讓康振生們選擇了扎根大西北,終日與黃土為伴?

“我是從小麥田里走出來的,我的事業就在小麥田里。”出身農家的康振生,親眼目睹過條銹病對小麥生產造成的巨大損失。攻克小麥條銹病,成了他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我的一生只干了小麥條銹病防治這一件事。干好這件事,黃土高原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因為我的一點微薄的貢獻,讓農民兄弟們一年辛苦沒白費,是我最大的驕傲。”這個從“窯洞實驗室”中走出的新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轉身又進入窯洞中“伺候”心愛的麥苗。

從黃土地中走來,回到黃土地中去。西農大的科學家多從農村走出,曾經艱苦的農家生活,塑造了他們樸實而堅韌的氣質。

櫻桃專家蔡宇良,年少時家里困難,中學時代每到晚上7點半就看不進書。“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跟不上,餓得心發慌。”

盡管抱著“以后能吃上果子”的美好憧憬報考果樹專業,但蔡宇良第一次見到櫻桃的記憶并不美好。“那是西農校園里的兩棵櫻桃樹,為了防止閑人偷摘,樹下拴著條大狼狗,學生們只能遠遠看著流口水。”

沒想到,從未吃過櫻桃的人,日后竟然成了櫻桃專家。

上世紀八十年代,蔡宇良有了去英國學習進修的機會。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果樹栽培技術,強迫自己每天長跑鍛煉身體。“跑步是為了防止生病,一生病,就耽誤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哩!”

農業專家培育優秀品種,常常要深入山野尋找野生種質資源。一次,在云南密林中發現一棵野生櫻桃樹,蔡宇良撥開半人多高的雜草,興奮地往前跑,只聽見后面一個村民尖利的呼喊:“蔡老師,你后面追著一條蛇!”

“五步蛇”“烙鐵頭”……蔡宇良見過的毒蛇不可勝數。野外考察中,他養成了一個習慣:無論多渴,水壺里的水一定要留半瓶。“萬一被蛇咬了,還要靠這半瓶水兌解藥救命。”

歷盡千辛萬苦,只為擦亮心中那個神圣的夢想。

小麥育種專家吉萬全的家在學校家屬區。多少個傍晚,妻子站在家里陽臺上張望,從晚霞落山望到夜幕降臨,不足300米的距離卻好似遠在天邊,總是見不到丈夫的身影。

“我們搞小麥遠緣雜交的,出成果周期長,必須下苦功夫。在實驗室用顯微鏡觀察記錄小麥胚芽情況,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一抬頭,天就黑了。”吉萬全笑著說。

為了選育出最優良的品種,從播種、管理到收割、脫粒,育種專家們必須和普通農民一樣,辛勤勞作于田間地頭。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每次面試研究生,吉萬全上來第一句話就是:“你怕曬太陽嗎?”

“搞農業科研,就是要與土地、與陽光雨露打交道。不愿意曬太陽,怎么搞得好?”吉萬全一臉嚴肅。

面對楊凌艱苦的條件和農業科研的艱辛道路,不是沒有人選擇退卻。當年一位全國育種界的權威專家在楊凌工作時曾招了5個研究生。如今,一個在北京,3個在美國,只有吉萬全一個人留在楊凌。

留下來的火種,終成燎原之勢。

近年來,西農大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40項,主持完成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72項,試驗示范站累計推廣示范面積超過3億畝,新增經濟效益500多億元……

把農民當作親人處 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第一眼見到“羊教授”周占琴,不少人暗中嘀咕,“這是農村老太太,還是大學教授?”

“我今天特意穿了一件紅毛衣,就是為了顯年輕。雖然歲月的風霜早早在我臉上刻上了皺紋,但我今年才60歲,你們可不要以為我70多歲了啊!”面對記者,周占琴發出爽朗的笑聲。

旁人又如何知道,一個曾經如花似玉的姑娘,選擇畜牧養殖這條道路,經歷著多少艱辛。記不清有多少次,周占琴結束羊場的工作趕公交車,全車人都嫌棄地避而遠之,那揮之不去的“羊圈味”仿佛成了她的特有標簽。

“養羊是西北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路子,但養殖業特別容易虧損,我憋著一股勁,就是想為農民們找到最適合他們養的品種和技術,不讓他們掉眼淚。”大學時陰差陽錯選擇畜牧獸醫這個“有味道”的專業,她沒有氣餒,而是一心撲在了肉羊育種研究推廣上。

為了跟蹤布爾山羊雜交生長試驗,周占琴來到秦嶺山間一個羊場“蹲點”,一待就是兩年。西北的冬天寒風刺骨,羊場沒有暖氣,早上起來,臉盆里的水凍成冰塊,拿柴火燒才化開。

就連春節,她都沒有回家,反而把丈夫孩子接到了羊場。“我們孩子現在還記得,別人家大年初一放鞭炮,我們家大年初一鏟羊糞!”談起往事,周占琴哈哈大笑,仿佛過往的艱辛都化作浮云。

但養殖戶們永遠記著她的貢獻。

陜西銅川養殖戶舒小明,因為養殖經驗不足,曾經在24天內陸續死了186頭羊,巨大的經濟壓力幾乎壓垮了他的生活。周占琴得知后,自己開著車來到舒小明的羊場,手把手選品種、教技術、作指導。

“周教授給我的指點,比給我了幾百萬還厲害!”從此,舒小明“認定”了周占琴,把她親切地稱作“羊祖宗”。

把課堂設在田間,將論文寫在大地。腳踏著厚重的黃土地,西農大的農業科學家始終把農民當作最親近的朋友。

核桃專家劉朝斌的辦公室頗有些凌亂。斑駁的墻壁上到處是粘貼文件遺留的黃色膠帶,書桌上堆滿了文字材料。只有窗臺上的幾個玻璃罐擦得干凈锃亮,里面裝著他最心愛的核桃。

“干農業科技這一行,也不是沒有抱怨過。每年寒假,別人好山好水好吃好玩,我們搞核桃的卻要趁這段時間剪穗子做嫁接,每天在核桃樹上爬上爬下,心里也不平衡啊!”劉朝斌笑著說。

然而,只要能為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劉朝斌就渾身來了勁。一年到頭,他大半時間都花在核桃地里搞研究、作培訓,和農民兄弟打成一片,恨不得將畢生所學一股腦掏給他們。

也正因為長期從事技術推廣工作,沒跟上高校考核評價體系“潮流”,他副教授的帽子一戴就是15年。

“老劉,你別老往地里跑了,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寫點論文,早點把職稱解決了!”有人善意提醒。

劉朝斌總是笑笑,不說話。為解決農民問題找課題,不是為寫論文而找課題——這是劉朝斌始終堅守的信條。

農民兄弟的情感總是簡單而直接,熾熱而真誠。你對他好,他也對你好,常常讓專家們眼含熱淚。

油菜育種專家董振生,永遠忘不了在陜西西鄉縣一個貧困戶家里吃的一頓飯。

遠離油菜主產區的高山谷地,是理想的油菜制種基地。董振生團隊在一個名為三坪的高山貧困村進行油菜制種。那是秦嶺南麓的一個偏遠山村,光是上山的路就要走3個小時。

在董振生團隊的精心指導下,農民們一畝地足足賺了約1500元,這個數字對于當年的貧困村來說前所未有。

收獲季節,董振生再次上山,一個貧困戶說什么也要拉他到家里吃頓飯。一進家門,董振生一下子愣住了:這戶人家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并不為過,房子頂上甚至還有個窟窿,一眼望到天。破舊的桌上擺著4個缺角磨損的大碗,里面滿滿都是肉,沒有一片菜葉。

這是這個昔日貧困的莊稼漢給予外人的最盛大的款待。董振生接過貧困戶自釀的苞谷酒,一飲而盡。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接續奮斗再攀高峰

1977年出生的青年教師王曉杰來自海濱城市山東煙臺,第一次踏上黃土高原,幾乎被“嚇跑了”。

“2001年,我坐著綠皮火車來西農研究生面試。眼看著火車窗外逐漸從綠色變為黃色,越走越荒涼,心里也是拔涼拔涼的。”王曉杰說。

直到見了研究生導師康振生,這顆已經失落到谷底的心才慢慢“蘇醒”。康老師對科研事業的迷戀、對小麥條銹病研究的執著、對黃土地的熱愛,深深感染著王曉杰。最后,他不僅留下來讀了碩士、博士,還留校當了教師。

“西農的老教師們最令人感動的是對初心的執著和堅守。很多老師一輩子就研究一個事,這也是鼓舞我在農業科研道路上走到底的強大動力。”王曉杰說。

風雨兼程,薪火相傳。直到現在,康振生仍堅持給本科生上學科導論,激發年輕學子熱愛農業、報效祖國的壯志雄心。

“人生一個階段要干一個階段的事。我年紀已經大了,讓年輕人接觸更多的項目,挑起更重的擔子,我們的科研事業才能越來越有前途。”年逾六旬的康振生說。

在傳承中堅守,在開拓中創新。歷經數十年的砥礪奮進,西農的科研隊伍茁壯成長,如今僅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就有近600人。不論時代如何變化,始終不改的是科學家們濃烈的鄉土之情、熾熱的報國之心。

身穿普通夾克,腳上一雙運動鞋,半頭白發的李華說什么都難以和“洋氣”的葡萄酒行業掛上鉤。這個老農模樣的“老頭”,卻是中國葡萄酒專業教育事業奠基人。

“八十年代留學法國學習葡萄酒專業,與其說是個人選擇,不如說是國家任務。那時候心里沒別的想法,就覺著國家還不富裕,花這么多錢送我們出來留學,一定要努力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李華說。

1985年回國后,作為新中國第一位“海歸”葡萄酒專業博士,從“無教師、無場地、無教材”起步,李華發起創辦了我國第一個葡萄栽培與葡萄酒釀造專業。由于創業期間過度勞累,他曾在上課時一頭栽倒在講臺上。

沐風櫛雨,砥礪奮進。如今,李華的教育事業已經結出累累碩果——全國葡萄酒行業80%的技術人員都出自西農,國內11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的技術老總,有8位是西農校友。

更可喜的是,他親手創辦的亞洲第一個葡萄酒學院,一大批新生力量已經接過接力棒。

“李華老師常常教導我們,一個科學家要和所從事的事業一起成長,而不僅僅考慮自己生活得好一點。這就是西農專家的風骨,永遠把國家、人民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李華學生、現任葡萄酒學院院長房玉林說。

偉大的精神,常常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昔日“孔雀東南飛”的西農大,如今已不乏“鳳凰西北棲”。

從事生態系統模型研究的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于強,2016年從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投奔”西農大。

“我在北京、上海、悉尼等很多地方工作過,從沒有見過一所大學把‘儉樸’的‘樸’字寫進校訓。”于強感慨地說,“如同‘誠樸勇毅’的西農校訓,這里的教師艱苦樸素、樸實無華,以默默無聞的努力,悄然改變了無數農民的命運。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我很自豪。”

從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回國的王進義教授,已經在西農大工作了11年。在他看來,一個學者選擇在哪兒工作,關鍵是能不能發揮作用、實現價值。

“這里的老師和農民是一樣的,把整個生命、整個生活融入黃土地中了。每當我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難,看到他們,就感受到堅持的力量。在這里工作,可以為國為民作貢獻,我以為這是一個學者最大的價值所在。”王進義說。

樸素的話語激蕩人心,精神的力量一脈相承。

漫步西農校園,以樹命名的道路縱橫交錯。苦楝路、欒樹路、青桐路、鵝掌楸路……這里的科學家就像黃土地上一棵棵樸實的大樹一樣,扎根大地,迎風挺立,站成一座座令人肅然起敬的豐碑。

鳳鳴高崗,弦聲不息。一代又一代西農科學家們守望相繼、薪火相傳,必將為祖國大西北、為中國農業未來鑄就生生不息的偉大力量!(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科學家 農民 黃土地 振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综合a一区久久 | 亚洲午夜aⅴ视频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100集 | 亚洲人在线观看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