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嚴控地產 擊中京冀交界區發展痛點
河北省此番明確提出京冀交界區率先與北京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并嚴控房地產開發,摒棄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發展方式,直擊這一地區長期以來存在的發展痛點,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京冀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的實施方案》。方案要求,河北京冀交界地區的三河、大廠、香河等2市7縣市區將率先推進與北京公共服務均等化;嚴控人口規模,設定三河燕郊鎮等地人口控制指標;嚴控房地產開發,摒棄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發展方式,嚴禁在交界地大規模開發房地產等。
河北省此番明確提出京冀交界區率先與北京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并嚴控房地產開發,摒棄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發展方式,直擊這一地區長期以來存在的發展痛點,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文件涉及的京冀交界地區,包括廊坊市所屬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廊坊市廣陽區、固安縣、永清縣,與保定市所屬的涿州市。這些地區與北京市通州區、大興區等山水相連,一直以來就有著密切的經貿、人員往來。近年來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規劃建設,傳統的地理接壤更是被激發出巨大的經濟價值。
目前,這些地區與北京最重要的聯系就是房地產。眼下,“住在河北,回京上班”,正在成為眾多“北漂”的生存常態。一個三河市下邊的燕郊鎮,就容納了數十萬北京上班族,每天在兩地之間來回擺渡。而近幾年,京冀交界其他地區也以燕郊為藍本全力開發房地產,其目標群體也均鎖定北京上班族。
京冀交界房地產的“一業獨大”,短期內可能確實會刺激經濟發展,拉動消費,但從長遠看,顯然并非善策。一方面,此舉會在環首都城鎮連綿發展、不斷“攤大餅”的同時,加劇北京市本已嚴重的“職住分離”狀態,引發交通、環境等諸多問題。
另一方面,這也會導致河北優勢地區資源配置的失衡,抑制研發、設計、創意、移動互聯網等現代服務業,影響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等。一個良性發展的河北,不能完全綁在房地產的戰車上。
在今年年初的河北省兩會上,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表示,廊坊決不能搞“住在河北、回京上班”的睡城。而在去年8月31日河北省下發的《關于促進我省北京周邊地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中,亦對環京帶明確定位:打造規模適度、職住合一、生態優美、生活便利、成本低廉、宜居宜業的首都衛星城,不建“睡城”和“圍城”。
與北京相比,目前京冀交界地區發展的最大“短板”,并不在房地產業,而恰恰在于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巨大落差。無論是公共交通、環境保護,還是醫療服務、社會保障等,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以燕郊為例,盡管這里經過了多年的建設,但因為此前多著眼于圈地造屋,其他產業包括社會服務業發展乏力,故難逃“睡城”的名號。
北京有著優質的科技、信息資源,有著龐大的人才資源,有著等待疏解的非首都功能和產業,近在咫尺的京冀接壤區域可以依托北京,主動融合,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若還是一味緊盯房地產,甚至將房地產作為地方經濟的主要方式,不僅不足取,也是極大的資源浪費。事實上,這樣單一的發展模式,只會使京冀交界區經濟發展越來越扭曲。(社論)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發展 京津冀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