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教師咋用“懲戒權”?學生覺得被當眾批評是羞辱
老師 孩子比較難管 有“懲戒權”也要慎用
廣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師表示,現(xiàn)在的學生、家長維權意識都很強,一言不合就發(fā)帖,因此他已經(jīng)不太敢懲戒學生了?!澳呐屡u幾句,也要注意用詞,哪一句說得稍微過分了,家長就會投訴?!边@位老師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確實對教師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懂學生的心理,但如果只賦予老師教育的義務,卻不賦予一定的權利,老師確實很難做。因此,對于賦予老師適當懲戒的權利,他表示非常贊同。
至于有人擔心會被濫用,該老師說:“即使有老師粗暴地體罰學生,那也是極個別現(xiàn)象。應該對廣大老師的師德有充分的信任,沒有老師主觀上會想跟哪個學生過不去,從而利用這項權利欺負學生。當然,對‘適當性懲戒’的范圍進行細化是有必要的,但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有一定的變通?!?/p>
廣州某中學的Z老師向記者講述了一次因懲戒學生引發(fā)的“驚魂”。有一次,幾個“熊孩子”在上自習的時候打鬧,影響了秩序,她便讓這些學生都站到教室最后面“冷靜冷靜”。她自己則繼續(xù)批改作業(yè)。不料沒過幾分鐘,有一個學生突然把門一摔就沖出了教室。“當時我低著頭改作業(yè),只聽到嘭的一聲,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還是學生們告訴我有人沖出教室了。”Z老師說,自己立馬沖出去追這個學生,所幸孩子只是在鬧脾氣,沒再做更出格的事,事后Z老師嚴肅地批評了這名學生?!爱敃r真的是驚出了一身冷汗,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沖動期,萬一沖出去做了傻事,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攔都攔不住?!盳老師說,這次經(jīng)歷后,她在懲戒方面變得更加謹慎了。
家長 只要不損害孩子身心就能接受
針對“適當懲戒”,大部分受訪家長均表示可以理解。對于語言上的懲戒還是身體上的懲戒,家長們也并未表現(xiàn)出傾向性。“語言懲戒很多時候比身體懲戒效力更大,如果突破了可承受值,那對孩子的殺傷力可能更大。如果老師很粗暴地罵孩子蠢、沒用之類的話,孩子的心理陰影面積會很大。”家長楊女士表示,她比較能接受的,是在適度的范圍內(nèi),讓孩子在操場上跑圈或者深蹲。
楊女士說,過去自己中學班上,有兩個男生被老師罰跑兩萬米,還要全班人在旁邊圍觀。結果跑到一半,老師有些不忍心,說算了,知道錯就行了,結果這兩個男生拒絕了,堅持跑完,現(xiàn)在這兩個男同學都發(fā)展得非常好。
“家長應該理解老師合理范圍內(nèi)的懲戒,這不僅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處,也能避免孩子長成‘玻璃心’。孩子遲早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羽翼的,如果沒有經(jīng)受過風浪,一點委屈都受不得,到了社會上,一點事情就想不開,甚至做傻事,那父母更要操一輩子的心?!崩钆空f。
編輯:梁霄
關鍵詞:教師 學生 羞辱 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