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傳統文化傳承這考題如何解

2017年02月27日 09:17 | 作者:郭奔勝 鄭良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中國傳統文化遺產如一顆顆珍珠灑落在廣闊大地上,如何讓這些珍貴的遺產“活起來”“傳下去”,這是一道必答的考題。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日前走進閩西山區縣連城,深入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基層干部、群眾中間,傾聽他們的思考,觀察他們如何破題。

timg (9)

考題一:守住“形”與“神”才是守住傳統文化

“形神兼備”是傳統文化保護中必須守住的底線。在人口只有33萬的連城,既有傳承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歷經800多年風雨、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這條底線如何守住?

在“連城連史紙制作工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鄧金坤看來,有形無神、有神無形都不是連史紙的本來,而守住本來才是文化傳承的真諦。

一張薄薄的連史紙,要經過竹絲做料、水碓打漿、撈紙、焙紙等72道程序,全部由匠人手工完成,一張張細膩光滑、質白如玉、厚薄均勻的連史紙,代表了中國竹制紙技藝的高峰。

鄧家造紙始于清康熙年間,經11代人代代相傳,沒有間斷。如今,鄧金坤制紙采用的仍然是和幾百年前一樣的工藝,其生產“車間”也保持了數百年前手工作坊的形態。

和鄧金坤一樣堅守著祖傳工藝的還有33歲的馬力——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城四堡雕版印刷工藝”傳承人。

在樟木制成的雕版上刻好印刷文字、圖案,用刷子均勻抹上墨汁,鋪上一張連史紙,用干刷輕擦,一幅墨跡淋漓的書頁立刻展現在眼前。

背后的工藝遠非如此簡單。馬力告訴記者,四堡雕版印刷工藝要經過寫樣、上版、雕版、打空、印刷等環節,全部手工完成,對從業者書法、繪畫、木刻等技能要求極高,需要十幾年乃至數十年的苦功夫。

30多幢深宅大院、21座古祠、6間書院、一條千米古街……建于明清時期的客家古建筑群在宣和鄉培田村完整保存下來,有著“民間故宮”美譽,這里至今仍生活著300多戶人家。

穿梭于白墻烏瓦、飛檐翹角的古民居,端詳留存在深宅大院里的牌匾、對聯,古代客家人“耕讀為本、崇文重教”的流風遺韻躍然眼前;走在曲折的古街、巷道上,仿佛還能聽到800年前踏過青石板古街的馬蹄聲,古建筑的“形”與客家文化的“神”渾然一體,讓人嘆為觀止。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傳承 文化 傳統文化 連史 考題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四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最新免费新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精品无人区国产一区 | 伊人成长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