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求解房地產長效機制:如何才能摁住“地王”
編者按:房地產市場,歷來是輿論焦點和民眾關注的重中之重。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長效機制”概念一經提出,就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但“長效機制”是什么,怎么建,一直未有定論。同時,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和看法也趁機泛濫。為正本清源、凝聚共識,本版即日起推出“求解房地產長效機制”系列報道,敬請廣大讀者垂注。
春節后,房價又一次吸引了公眾眼球。有媒體稱,去年房價漲幅首位的合肥部分地區大幅下降,其他熱點二線城市也不同程度“回調”。這讓不少人長長地松了口氣:“房價終于給摁住了!”
但一些信息也顯露出了不同的跡象。開年后各地繼續開始土地競拍,在屢屢觸及最高限價后均改用其他方式確定買家。這說明,土地市場依然火爆,只不過這次是“地王”被摁住了!
強令執行的行政手段能長期管用嗎?“地王”頻現的制度根源怎么消除?“面粉”和“面包”如何不相互推漲?現在,房價暫時停漲或許正給我們提供一個有利時機,是時候快馬加鞭推進改革,構建房地產發展的長效機制了。
行政手段只是短期行為
2月14日,南京迎來了春節后的首場土地拍賣,經激烈爭奪,其中5幅地塊超過最高限價,搖號決定最終買家。次日,其中一個地塊以98億元的價格,成為南京總價地王。這一天廈門也進行了開年后的土地市場首拍。其中一個地塊開拍不到半小時,報價已達最高限價,最終以競配建決定買家。
南京和廈門兩地土地市場火爆至少反映了一個現象,就是房地產企業在熱點城市拿地的熱情仍然高漲。去年在一二線城市有項目的企業普遍大賺,房子賣完后,資金充足了,就產生了補庫存的需要。
在去年一二線城市房市大漲后,各地陸續出臺了多項限購限貸措施。春節后,政策又進一步收緊,北京市銀行業自律協會的公約要求,房貸利率最多只可打9折,二套房貸款不得超過25年。天津、廣州、青島、杭州、大連、珠海也陸續傳出房貸政策收緊的消息。
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明確資管計劃不得支付土地出讓價款或補充流動資金,且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各類機構發放首付貸。在此之前,證券交易所也明確,重點調控城市競拍地王的房地產企業將禁止發行公司債,發債募集資金不得用于購置土地。
種種跡象表明,在市場的非常時期,行政手段實屬必要。但行政措施只可用于短期,不具有可持續性。長期而言,只要需求還真實存在,沒有通過其他方式滿足,或遲或早終會爆發出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土地 用地 房地產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