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迎接新世紀迎接新世紀

老字號的故事

2017年01月18日 17:13 | 作者:李冰潔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全國政協2017年第一場雙周座談會在今天舉行,討論有關“中華老字號品牌質量提升情況”的內容。

在2008年的全國兩會上,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就曾在提案中呼吁:“老字號代表著中華傳統文化,老字號的生存和發展關系到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積極扶持和保護老字號,是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并努力實施的問題。”

通過探訪我們身邊的老字號,挖掘它們的歷史故事,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老字號,感受這些經久不衰的名號的魅力和價值,是我們保護和傳承老字號的一種方式……

張一元: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看似簡簡單單的七樣東西,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卻不可或缺。其中的“茶”,可謂是既能沖飲調味,又能養生保健的佳品。

老北京人愛喝茶,而且提起“茶”,嘴邊常掛著的就是“張一元”三個字,“吃點心找正明齋,買茶葉認張一元”成為老年間的流行語,足見張一元茶莊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分量。如今,這個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老字號茶莊,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歷程。

“張一元”字號的來歷

張一元之所以能夠為人熟知,其名字朗朗上口、便于記憶是一大原因。坊間關于“張一元”字號的來歷,還有著不少傳奇的說法。

有人說茶莊老板姓張,剛到北京時正趕上發售“黃河彩票”,花一元錢買了一張彩票,結果中了大獎,開了這家茶莊,所以取名為“張一元”。但據后來考證,“黃河彩票”開始發行是在民國時期,而張一元茶莊在清朝末期就有了,顯然,“拿中彩票中獎的錢開茶莊”這種說法并不真實。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位姓張的老板因為只賣一元錢一包的小包茶葉,所以“張一元”的“外號”就此流傳開來。然而,從當時茶行的經營情況看,顯然“一包茶一元錢”不符合實際,所以這種說法也就站不住腳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有趣的傳說,給“張一元”帶來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讓老百姓愿意作為茶余飯后的故事口口相傳。

事實上,張一元茶莊的創始人的確姓張,名昌翼,字文卿,是安徽省歙縣定潭村人。張昌翼年輕時在北京崇文門外的瓷器口榮泰茶莊學徒,學成之后便另立門戶,在崇文門東的花市擺茶葉攤。由于買賣做得很好,1900年,張昌翼就在花市開辦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

茶莊起初并不叫“張一元”,而是叫“張玉元”。“玉”在古漢語里又通“茗”,有“好茶”的意思;而“元”字又有“第一”的意思。“張玉元”,似乎是寄托著張昌翼開辦“第一茶莊”的美好愿景。

1908年,張昌翼在前門大柵欄觀音寺開設了第二家店,取名為“張一元”。

“張一元”的“張”當然是取自老板張昌翼的姓氏,而“一元”則取“一”和“元”兩個第一的意思,代表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寓意茶莊“開業大吉,不斷發展創新”,能像字號一樣在同行業中爭第一。

1910年,張昌翼又在前門大柵欄街開了第三家茶店,同樣取名為“張一元”,為了區別于觀音寺店,就把這個店稱為“張一元文記”茶莊。

1947年冬天,大柵欄張一元文記茶莊著了把火。這把大火幾乎把鋪子全燒沒了,因有風火墻,才沒有殃及隔壁的商鋪。火燒文記,張一元的老鋪底子傷了元氣,直到1952年,才得以修復,重新開張。

同年,觀音寺的張一元茶莊關閉,與大柵欄的張一元文記合并,統稱為“張一元茶莊”。1956年,張一元茶莊公司改為國營。1993年,張一元被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此后,“張一元”的這個字號便一直沿用至今。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張一元茶莊里最著名的,是茉莉花茶。它是北方愛茶人士的首選,更深受老北京人的鐘愛。

1925年,張昌翼家在福建開辦茶場,雇傭當地工人按時收購新摘的茶葉,并依照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進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葉花茶,并以“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的特點在京城百姓中廣為流傳。

張一元的花茶曾被選為宮廷用茶,深受達官貴人、梨園名人的寵愛,裘盛戎、馬連良、李萬春、譚富英等名角都是張一元的老主顧。

1992年,傳統“張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藝”被重新挖掘整理,這門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被繼承了下來,并于2007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正如張昌翼當年所期待的那樣,張一元已經登上了國際的舞臺,這個傳承上百年的老字號,開始綻放出它嶄新的光芒。

榮寶齋:

以文會友,榮名為寶

書畫創作離不開“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而說到文房四寶,便沒人不曉得琉璃廠文化街。

琉璃廠,顧名思義,曾是燒制琉璃瓦件的地方。民國時期,這里形成了以書店、古玩店、字畫店、南紙店為特色的文化街市。在這條街上,誕生了許多跟字畫文玩相關的老字號。榮寶齋,就是其中的一家。

魯迅和鄭振鐸的貢獻

榮寶齋的前身名為“松竹齋”,是一位姓張的浙江紹興人在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創辦的。這家出售書畫用紙、筆墨硯臺以及書畫篆刻家筆單的小型南紙店,由于信譽好、服務周到,受到了文人墨客的普遍歡迎,逐漸興盛起來,后來便開始承辦科舉考試時使用的“官卷”用紙,以及官員們使用的奏折。“官卷”和“官折”在一段時期內曾是松竹齋穩定的大宗收入。

1894年,經理莊虎臣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將店名改為“榮寶齋”,并請當時著名的大書法家陸潤庠題寫了匾額。

新店開業后,除了出售文房四寶、名人書畫外,榮寶齋又開始發展箋紙的經營。1896年,榮寶齋專門增設了“貼套作”機構,開始自刻、自印、自銷箋紙,由于產品質量高,一時間聲名鵲起。

傳統的箋紙又稱詩箋、信箋,是以傳統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作為文人雅士們傳抄詩作或信件往來之用。從20世紀30年代起,榮寶齋刻印了大量風格新穎、品質極高的箋紙,而在這里面,有著魯迅和鄭振鐸兩位先生的卓越貢獻。

酷愛傳統藝術的魯迅,一直就對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箋紙十分喜愛,也時刻關心著制箋藝術的命運。鄭振鐸曾在北平得到不少箋紙,卻不舍得自己用,常當做禮品送給朋友們。

箋紙曾經在明朝盛行一時,崇禎年間出版的《十竹齋箋譜》是我國制箋藝術的珍品。到了清朝時期,這項藝術便逐漸衰頹。魯迅和鄭振鐸為了搶救這項藝術,在1933年搜集、編輯了《北平箋譜》,委托榮寶齋出版,第二年又請榮寶齋翻刻了明代的《十竹齋箋譜》。

為了《北平箋譜》和《十竹齋箋譜》這兩部書的出版和翻刻,魯迅和鄭振鐸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兩人一個住在上海,一個住在北平,所有出版事宜,都是他們靠頻繁的書信往來和鄭振鐸在京、滬兩地的不斷奔走完成的。從1933年2月到1935年9月間,魯迅寫給鄭振鐸的信件就有近百封,鄭振鐸也曾5次赴上海與魯迅當面商議。

“此番成績,頗在預想之上也。”這是1933年末《北平箋譜》出版后,魯迅在給鄭振鐸的信中寫下的欣慰之言。由于第一版僅印了100部,很快就被搶購一空,于是不久后《北平箋譜》又再版了100部。此時的魯迅先生更為欣喜,他說:“《北平箋譜》如此迅速成為‘新董’,真為始料所不及。”

有了《北平箋譜》的成功,魯迅和鄭振鐸決定委托榮寶齋重刻明代的《十竹齋箋譜》。于是,從1934年開始,勾描、刻版、印刷、裝訂,歷時7年之久,直到1941年《十竹齋箋譜》才全部完成。魯迅先生沒有等到這一天便與世長辭,但他在1935年曾收到過《十竹齋箋譜》的第一卷,已喜悅至極:“我雖未見過原本,但看翻刻成績的確不壞。清朝已少有此種套版佳書,將來怕也未必有此刻工和印手。”

的確如魯迅先生所言,榮寶齋的刻工和印手的確創造出了奇跡,“木版水印技藝”2006年正式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文會友,榮名為寶”

榮寶齋美術館日前正在展出“榮寶齋藏品系列展——《百花齊放》部分”。《百花齊放》是郭沫若1958年在《人民日報》上陸續發表的101首詠花詩的總稱,其中有《牡丹》《春蘭》《荷花》《向日葵》等,但100首詩仍不能完頌大自然花朵的全貌,于是最終以第101首《其他一切花》作為概括。

郭沫若的詩作創作完成后,建議榮寶齋邀請畫家配畫,以傳統的木版水印形式印制出版。榮寶齋當時的老經理侯愷欣然采納了這個建議,請郭沫若以冊頁規格,毛筆手書這101首《百花齊放》詩;同時,侯愷還邀請著名花鳥畫家于非闇、田世光和俞致貞三位先生精心繪制,又調集了勾、刻、印、裱等部門的優秀技師投入制作。

1962年,這部集詩、書、畫和木版水印于一體,體現新中國木版水印技藝最高水平的《百花齊放》畫冊正式出版,即刻在我國文化領域產生巨大反響。

300多年來,榮寶齋匯集了眾多書畫名家,其中不乏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等名畫家,也有溥杰、啟功等大書法家,還有魯迅、郭沫若、鄭振鐸、于右任等文化名人。“以文會友,榮名為寶”的榮寶齋集大家名流于一所,攬“木版水印技藝”和“裝裱修復技藝”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于一身,將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和技藝推向市場、發揚傳播,以老字號的魅力引領傳統藝術的新潮流。

同和居: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去年冬天,筆者的一位韓國朋友來京,點名要吃一樣名為“三不沾”的小吃。應她的要求,我們來到了位于什剎海的同和居飯莊,才讓我了解到這家百年老店。

起初,我連店鋪在哪里都不清楚,只能帶著這位朋友按照地圖,走在我曾走過無數遍的后海旁,看著昔日繁茂的柳條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有些后悔答應她這個要求。轉過一個彎,就在往荷花市場去的那條路上,同和居出現在旁邊。它的門面并不起眼,就連自詡“后海達人”的筆者都從未注意到,但店里卻是古樸與現代、雅致與開放的結合。

據史料記載,這座創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的飯莊,創始人是清朝的一位皇親,為了在宮外有一個吃喝玩樂的方便去處,就邀請幾人,以“同懷和悅”為意,一同開了這個“同和居”。

同和居的原址在西四南大街的一個四合院內,飯店裝潢十分精致:院內有一座二層木質結構的小樓,樓上是雅座,每間雅座內都掛有李白、杜甫的詩詞。創業之初,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店生意并不興隆。直到有一天,一位王爺來到這里吃飯,得知這位王爺是掌管財務之官,店主便精心侍奉,做了幾個拿手好菜,深得王爺的贊賞。

雖然得到了王爺的賞識,但同和居直到民國初年還是一個經營普通飯菜的小飯館。牟文卿接手父輩的生意后,由于頭腦靈活、善于交際,為飯店的經營打下了基礎。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曾在御膳房當差的袁祥福卸職回家,由于沒事可做,他便進城賣菜,經常到同和居吃飯,一來二去便與掌柜牟文卿結識。了解到袁祥福有“御廚”的背景后,牟文卿懇切地邀請他到同和居來幫忙。袁祥福一開始并沒有答應下來,牟文卿就屢次登門拜訪,如此“三顧茅廬”的掌柜終于感動了袁祥福,他把自己在御膳房所學的本事全部都施展了出來,并將這道“一不粘盤、二不粘匙、三不粘牙”的傳統小吃“三不沾”帶入了同和居,并成了同和居的鎮店名菜。

此后,同和居逐漸名噪京城,成為京城“八大居”之一。經營魯菜的同和居以其獨特的風味,和京城“八大居”的字號,深受歷代名流、食客的追捧。同和居的牌匾由溥儀的弟弟溥杰親手題寫而成。魯迅曾多次與好友來到同和居,并在1912年9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午飯于西四牌樓同和居,甚于口。”國畫大師齊白石曾在這里吃飯并留下“墨寶”,但“文革”中“墨寶”不慎丟失;現在,齊白石的兒孫們也常到同和居吃飯。畫家韓美林、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以及一些國際名流也常常慕名而來,一品同和居菜肴的美味。

同和居的味道讓人念念不忘,老字號的名聲必能隨之回響。鎮店名菜“三不沾”的技術正在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為同和居這個中華老字號打出更響亮的名聲。

大北照相:

服務高端,質量上乘

在現代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拿起手機就可以隨時照相留影,但在19世紀40年代,照相技術剛傳入中國時,老百姓卻以“攝魂術”的迷信思想來看待這項技術,一時間并不能接受。即便是后來被接受了,照相也只是王公貴胄的專享,普通老百姓只能望洋興嘆。

但隨著照相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到了20世紀初期,照相走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大大小小的照相館也隨之開了起來。這其中,中國最早的照相館之一,也是北京現存最早的照相館———大北照相館,作為享有盛譽的“中華老字號”企業,依然還活躍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團體照”第一家

1921年,北京通州人趙雁臣在北京前門外大柵欄西街的石頭胡同開了一家照相館。開業初期,因為條件有限,大北照相館只有一間很小的門臉,學徒也僅有3個,設備就更簡陋了———一架老式鏡箱。但老板趙雁臣是個聰明人,當時是京劇藝術的鼎盛時期,他便購買了一些舊戲服做道具,專門拍攝京劇戲裝照。當時“梅、尚、程、荀”這四大名旦都來大北照相館拍過戲裝照。

在京劇藝術的帶動下,大北照相館從一個簡陋的小門市逐漸發展壯大,到了20世紀30年代,它的規模和名聲就已經在北京城內數一數二了。

除了當時藝術潮流的帶動,大北照相館的獨占鰲頭,硬件設施的先進也是一個必要條件。如今,仍舊能讓大北在大浪淘沙的攝影發展過程中保留下來,并且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同時讓攝影師們自豪的,就是轉機團體照技術,大北照相館也因此成為北京“團體照”第一家。

正是這項獨特的技術,讓大北照相館和全國政協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從1954年開始,大北照相館就承擔起在中南海懷仁堂和人民大會堂召開歷屆全國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勞模大會等大型團體合影的拍照任務。“大北照相館的門市是面向大眾的,但我們還有個專門的機關組,每年的兩會都是我們去拍照。”大北照相館的副總經理趙增強介紹說。

展開一卷卷珍貴的團體照老照片,單是照片的長度就足以令人驚嘆。有抗美援朝志愿軍代表合影,也有兩會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全體合影,照片中的人數從幾百到幾千人不等,幾十年來,大北照相館沒有出過一次差錯,所拍照片的成功率達100%,聽上去是一件怎么都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大北做到了。

“拿兩會來說吧,如果規定9點拍照,那我們的攝影師7點就必須就位,為的就是準備充分、不出差錯。”趙增強說,“讓幾千個委員都排整齊不容易,得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要保證每個人都不能被遮擋,旁邊的警衛員還得保護好委員們,以免有人體力不支或者從高臺上摔下來。”

服務高端質量上乘

大北照相館的攝影師到現在依然是學徒制,師父帶徒弟,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不僅是照相技術,更是“質量第一、服務至上”的工作精神。

每年兩會期間,幾位政治局常委參加小組討論時,大北照相館會給每位常委派兩名攝影師,人員、機器、燈光、鏡頭、膠片雙備份,為的就是確保萬無一失。

除了會議外,機關單位的團體合影也會請大北照相館去拍照。一次,在給某單位老干部局的退休干部拍照時,一位年紀較高、行動不便的老同志突然大小便失禁,攝影師們將老人抱去浴室擦洗干凈,換上新的衣服后,才又接著拍照。

“當時現場只有我們在,我們不做就沒人幫那位老干部。”所有這些看似職責之外的工作,大北照相館的攝影師們都會去做,這是趙增強從師父那里學到的,他也如此教給自己的徒弟。

作為老字號的大北照相館,也不是沒有遺憾的。如油畫般色彩豐滿、層次感強的黑白照片手工著色技術,如今已經沒有人在專門做了。由于現在修片都使用電腦技術,膠片修版、手工著色的工藝,會做的只有一些退休的老技師,年輕人沒有學習這些手藝的。事實上,手工著色和彩色相片呈現出來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藝術效果。“很擔心這個技術會失傳,但如果真的發展起來,它可能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擔憂中,劉增強也有著一些期許。

恰逢大北照相館創立95周年,照相館為每位來客都準備了手袋等紀念禮品。“如今來店里的顧客,有很多是兩代、甚至三代人都在大北照相館照過相。”趙增強說。個人肖像、證件照、孩子滿月、全家福……大北幾十年如一日,以卓越的品質、周到的服務,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顧客,在這里留下了他們最美好的記憶。


編輯:曾珂

關鍵詞:老字號的故事 全國政協 雙周座談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夜夜高潮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 |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免费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