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立足供給側促消費 重構消費新模式
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本周五,國家統計局將公布2016年全年消費數據,目前有預測認為,2016年的消費增速應該在10%左右。數據顯示,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連續三年呈現跨越式增長,從2014年的50.2%到2016年前三季度的71%,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
2016年以來,綠色消費、旅游休閑消費、個性化消費蓬勃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費業態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成為我國消費增長的新動力。
在盤點成績的同時,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據預測,2017年將成為旅游過年、出國過年史上最熱的春節,預計出境旅游人次將超過600萬。去年春節,600萬出境過年的中國游客“刷出”境外消費900億元人民幣的新紀錄。兒童感冒藥、絲襪、指甲鉗、保溫杯、電動牙刷、鋼筆等一大批低價日用品紛紛登上“熱賣品榜單”。國內產能過剩但有效供給不足,難以應對正在升級的消費市場,高企的國內價格也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消費外流難以扭轉。而出境旅游消費僅僅是消費領域的一個環節,也只是我國供給結構和消費結構不匹配,制約消費潛力在國內釋放的表象之一。
伴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在消費領域究竟發生了哪些結構性變化?供給側矛盾不斷凸顯,引導消費的政策思路要如何與時俱進,隨之調整?
商務部透露:今年,在消費領域,將主要從擴大中高端產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等兩方面釋放需求,一系列供給端促消費新措施將要推出,包括開展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制定實施服務經濟創新發展大綱,擴大免稅消費吸引消費回流等,著力解決消費領域供需錯配難題。專家預計,今年消費有望延續10%左右增速,仍將挑起經濟增長大梁。服務消費、中高端工業消費品、食品等將成為消費結構轉型的主力。
立足供給側促消費,重構消費新模式。關于此話題,中國貿易促進會研究院國際貿易部主任 研究員趙萍做出了點評。
趙萍:如果用一句話形容2016年消費形勢,應該是平穩增長、亮點持續,特點比較突出。2016年1至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達到10.4%,雖然較上一年10.7%的增速有細微回落,但整體增速還是比較平穩的,各個月度的增速都在10%以上。其中,消費亮點也是能得以持續的,前幾年比較熱銷的建筑裝飾材料在2016年增速繼續保持在15%至25%之間,遠遠高于社零總額的平均增速。網絡相關消費的增速也保持著較快增長態勢。所以,今年網絡銷售商品金額以及網絡銷售服務金額都呈現了20%以上的增速。
另外,在消費特點方面,品質消費、品牌消費和品類消費的特點一直都比較突出,消費者在消費商品的過程當中特別注重商品的質量和品牌,在購買品牌的時候也注重品牌背后的品質保障。在整體消費結構升級、注重品質品牌的過程中,消費者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消費特點也比較明顯。消費者希望通過購買商品、購買服務體現個人獨特的品味。因此,品味消費的特點比較突出。這是2016年整體消費形勢。
面向2017年,我認為還是要穩字當頭,整體消費還會呈現平穩增長態勢。雖然消費增速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小幅度的回落,但在經濟下行區間,相對于投資和出口來說,消費的穩定性最好,因為影響消費的因素不只是收入、價格等方面的經濟因素,還包括一些心理、文化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這些因素使消費的剛性特點表現得更為突出。
亮點主要體現在服務消費和網絡消費兩個主要方面。2016年以來,整個收入的增長也是相對比較平穩的,經濟形勢總體特點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為消費的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且將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將就業、創業作為共享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依托新經濟、新就業,激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內在動力,從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盡快實現。
在這樣的政策目標下,我相信,今年的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可能仍會與GDP保持同步,或是相差不大。特別是在穩字當頭的總基調背景下,我國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并要在社保、醫療等關鍵領域的改革取得實效,所有這些舉措必將會使消費的供給能力有所提升。實體經濟和供給側改革會使就業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就業增長將會帶動收入的增長,社保和醫療等關鍵領域的改革也會進一步緩解消費者的后顧之憂。所以,2017年的整個經濟形勢是有利于消費的平穩增長的,并會為消費的平穩增長奠定非常好的制度框架。
2017年整體消費增長是平穩的,亮點主要會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服務消費會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其中旅游、文化、體育這些服務消費的增速會比較快,這些領域會在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背景下,通過更加良好的制度環境、簡政放權、共享經濟的發展,逐步完善旅游文化和體育相關設施,從而為消費者在這些方面的消費創造更好的硬件環境。
另外,中國目前正在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16%,而65歲以上人口占比也超過了10%。在老齡化社會到來的過程中,比如像廣場舞這樣具有中國特色的老齡消費形式會促使相關的老齡消費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比如依托相關的網絡APP和技術創新,和廣場舞相關的這些產品,比如音樂制品、視頻制品、相關服裝等也會成為老年人群中非常流行的消費熱點。因此,服務相關消費未來會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二是和互聯網相關的產品中,人工智能會催生出非常多的亮點。比如掃地機器人、無人機等,在2017年仍會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在關注互聯網的同時,以互聯網為平臺銷售的很多綠色、健康、環保產品也會成為互聯網消費當中的一大亮點。因為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關注以及對自身健康關心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保護自身的身心健康,參與更多的體育運動,從而也會購買相關的產品,創造出新的消費亮點,這是2017年主要的消費亮點。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消費 增長 經濟 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