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年輕人與父母溝通尷尬:超四成與父母每周通話一次
近五成年輕人與父母通話僅五到十分鐘
在“每次與父母通話時間有多長”一項的調查中,47%的網友表示與父母通話時長在5到10分鐘,28%的年輕人與父母通話時長在10到30分鐘之間,16%的網友表示自己與父母通話低于5分鐘,而通話時長在30到60分鐘及1個小時以上的網友占比分別為6%和3%。
在通話時長上,超六成的年輕人與父母的通話時間低于十分鐘,聊天內容多為“模式化”的“吃了嗎”“下班沒”等等萬年不變的家常。在這些寒暄外,繼續往下的溝通讓父母和子女都感覺到了沒話說或者話不投機等尷尬。
“每次給我媽打電話,我媽都會跟我介紹她在廣場舞上又認識了哪些新舞伴,又新學會了哪些表情包,雖然這些跟自己都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只要靜靜的聽他們講一講,他們就很開心了,”易信網友“勿忘心安”表示自己與父母的聊天過程更多的時候是傾聽父母聊自己的生活。
易信用戶研究中心分析表示,在年輕人與父母的溝通中,父母更多的是主動關心女子的近況,而子女對父母的關心大多都已經習以為常,但多可以理解父母的用心,在沒有話題的情況下,溝通演變為更多的傾聽。
編輯:梁霄
關鍵詞:父母 年輕人 溝通 網友 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