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2016年12月09日 13:28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抓責任落實、方法創新、示范引領,做好高校基層黨建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抓責任落實、抓方法創新、抓示范引領,讓學院黨組織強起來、黨支部活起來、黨員動起來,層層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堅持嚴守規格、下足功夫,完善學校黨委主導、學院黨委主體、黨支部主心骨、黨員主人翁的基層黨建工作責任體系

學校黨委構建了“學校黨委把方向出政策、發揮主導作用,學院黨委強化保證監督、發揮主體作用,黨支部主動發力、發揮主心骨作用,黨員把自己擺進去、發揮主人翁作用”的責任體系。

學校黨委始終把主體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斷強化院(系)級黨組織抓黨建工作的主業主責意識;切實保障黨支部發揮主心骨作用;不斷激發黨員愛黨、憂黨、興黨、護黨的主人翁意識。

堅持創新方法、圍繞師生榜樣和重大任務建支部,錘煉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支部作風

學校黨委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促進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確保中心任務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滲透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到哪里。

施行“大師+支部”模式,圍繞黨員專家建支部;施行“項目+支部”模式,圍繞重大項目建支部;施行“教師+學生”模式,在教研室、研究所設置師生聯合黨支部;施行“榜樣+支部”模式,圍繞先進典型建支部。

堅持精神引領、品牌帶動、典型示范,推動全校形成了牢記總書記囑托、成就國家和民族希望的濃厚氛圍和自覺行動

學校在基層黨委全面推行精神引領、品牌帶動、典型示范的有效做法,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一是堅持精神引領。認真組織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四進四信”教育教學,持續開展航天精神、鐵人精神、馬祖光精神等行業、地域和校本特色精神育人活動,面向新生上好入黨啟蒙第一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充滿校園。學校每年有2000余名畢業生投身航天國防。

二是堅持品牌帶動。實施基層黨建品牌戰略,每年開展品牌立項200余項,產生了航天魂、學雷鋒小組、學風督導隊等一批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的傳承性系統性、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堅持典型示范。完善了在重大攻關、急難險重、愛崗敬業等關鍵任務和日常考驗中選樹典型機制,創新設置了校、院(系)、支部三級榜樣庫,始終堅持先進事跡報告會制度,每年在重大時間節點評比表彰2000余人次,每年精選300多名師生進入榜樣庫,并從中按需遴選組合出各類先進事跡報告團,每年推出先進事跡報告會20余場。

統籌育人資源,充分發揮思政課程價值引領核心作用

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把思政課作為人才培養核心課程,納入“雙一流”建設的重點任務,從課程內容、師資隊伍、教學方法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將思政課建設成深受學生歡迎的熱門課程。

深化課程內容建設,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

學校以思政課綜合改革創新為重要突破口,挖掘整合各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積極拆除“學校和社會之墻,各學院、各專業、各部門之墻,教學與科研之墻,教與學之墻”,逐步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

一方面深入研究教材,發揮中央馬工程統編教材優勢,組織教師深入系統研究思政課統編教材,鼓勵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將教材語言轉換為教學語言,不斷增強理論說服力。另一方面開展集體備課,校領導全程參與,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專業教師共同討論,“備理論”“備學生”“備熱點”“備教學方法運用”,遵循教學規律,貼近學生特點,將黨的創新理論有計劃、分專題地進入課堂,根植于大學生思想深處。

加強師資建設,打造一支讓學生滿意的教師隊伍

學校注重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引導專業課教師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構建讓教師想教好、能教好的工作機制。

聚焦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構建“立交橋”式培養體系。我們一方面邀請全國知名專家來校講學,一方面每年選派思政課教師交流訪學。這些教師既傳播了中國聲音,也將世界視野引入思政課堂。

首創“項鏈模式”,實現多學科師資協同育人。堅持探索在思政課堂引入名師大家、黨政領導、企業高管等各條戰線優秀人才,建立了思政課特聘教授資源庫,將教師單兵作戰變為團隊作戰。

依托同城平臺,實現資源共享。2014年起,上海市在我校試點“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同城平臺計劃”,我校專門設立招生名額,邀請全市高校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博導、碩導,組建聯合導師團隊,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培養水平。

加強教學方法改革,用問題導向增強教學有效性

學校強調思政課教學的問題意識,逐步構建形成從案例導入到理論分析、從實踐探索到問題解讀的“四板塊”知行統一教學模式。

開展“問題解析式”教學方法改革,在實踐中收集整理學生原始問題近10萬個,建立了多角度、多層面的課程教學問題庫,編撰出版《思考與解讀》《釋疑與解惑》《教學與實證》等系列教學研究成果。注重話語體系轉化,貼近學生思想特點。幫助教師樹立“把理論融入故事,用故事講清道理,以道理贏得認同”的教學理念。注重運用信息技術,貼近學生接受習慣。建立思政課“微課程”視頻庫,形成一種既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滿足學生自學需要的新型網絡教學模式。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教師 教育 高校 教學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在线 | 中文字制服丝袜字幕在线 | 五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