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恐艾癥”男性占九成 嚴重患者可能自殺

2016年12月01日 15:29 | 來源:成都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志愿者雷剛:

讓“脫軌”生命重返軌道的引導人

雷剛是愛白成都中心的聯合發起人之一。中心成立于2006年,如今已有注冊志愿者300余人,幫扶的艾滋病感染者超過3萬。雷剛和其他志愿者們一直致力于幫助HIV患者群體解決就醫困難、消除歧視等問題。引導這些“脫軌”的生命,重返“正常生活軌道”。

據雷剛回憶,2013年某天,雷剛的QQ上收到了一條來自于名叫白平(化名)的41歲男子的留言,他稱自己腋下長出了腫瘤并感染了HIV病毒,輾轉了多家醫院,卻始終沒有一家醫院能為其提供腫瘤治療。很快,在愛白志愿者們的幫助下,四川省人民醫院江華醫生對白平進行了會診,并將其轉到了省醫院。

然而,由于發現和治療時間太晚, 2014年的冬天,白平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離開,讓雷剛更加意識到,艾滋病知識普及的重要性。雷剛和愛白中心的志愿者們,通過每周舉辦的防艾抗艾沙龍、與高校聯動的艾滋病防治知識講座、建立網站等各種方式,目前已經覆蓋艾滋病感染者群體超過3萬,遍及全國各地。

目前,雷剛的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手機軟件“A健康”的推廣上。軟件有一個“小組”功能,根據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分為不同小組,小組成員可得到來自病友和志愿者的針對性幫扶。“未來的路,仍然任重道遠,但我會繼續。”雷剛說。

小貼士

1、 危險的絕癥?艾滋病已逐漸變成可控的慢性病

感染了艾滋病,就意味著很快就會痛苦地離世?實際上,近年來,艾滋病的治療取得了許多突破,在正規的、不濫用藥物的抗病毒藥物聯合干預下,艾滋病已經逐漸變成一種可管理的慢性疾病,這一點和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終身慢性疾病類似。“良好的藥物控制下,感染者的生存期可以達到40年以上。”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成都市第十人民醫院普通外科暨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魏國介紹說。

“接診患者,我們首先要用2、3周時間控制感染癥狀,然后盡快地采用高效的抗HIV病毒治療,免疫功能重建,需要1-3年。”傳染科主治醫師尹科說。

2、 日常接觸艾滋病人需要戴口罩保護自己?其實是在保護艾滋病人

“我們醫護人員進病房都要求帶上口罩,不是怕患者傳染我們,而是要保護他們不被病毒傳染。”尹科說,正是因為免疫系統崩潰,艾滋病患者受到的感染威脅更大。“例如隱球菌會導致劇烈頭痛、嘔吐、肺部感染甚至敗血癥,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概率很低,但對于艾滋病患者卻是致命的。”

3、 蚊蟲叮咬不會傳染艾滋病?艾滋病毒在蚊子體內不能存活

“我們工友都住一個工棚,要是蚊子咬了有艾滋病的人,再咬我們會不會傳染?”30日,在“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中,有農民工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實際上,也是許多患者家屬最擔心的問題。

“艾滋病毒在蚊子體內是不能存活的。”尹科說,艾滋病病毒的傳染途徑只有血液、母嬰和性行為傳播三種方式。

成都商報記者 沈杏怡 于遵素

實習記者 戴佳佳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趙彥


01 02

關鍵詞:恐艾癥 艾滋病恐懼癥 艾滋病 可控慢性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人女户中文字幕 | 有亚洲成影院ckck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乱偷在线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播放6 | 亚洲欧美日韩中国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