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網傳“騎小黃車染艾滋”引恐慌 專家:沒有傳播性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騎小黃車感染艾滋”謠言,熱傳有人向共享單車ofo小黃車的車座上安放攜帶艾滋病病毒針頭,一時引發不少網友恐慌。
網上傳言稱:最近許多座椅上有細小的針,很有可能是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針,大家騎的時候千萬要注意,留意下坐凳,千萬不要遭受無辜的罪,想想就很怕有沒有?
身邊有很多“恐艾”的人群經常會有擔心,自己某個地方有破皮,巧不巧正好碰到了一塊看似不怎么干凈的地方,會不會感染上艾滋病毒?走在馬路上,對面來了個人,突然打了個噴嚏,會不會正好有艾滋病毒,自己會不會感染?被蚊蟲叮咬了會不會感染上艾滋病毒?“細思恐極”了,人生處處有危險,總有刁民想害朕啊。
那么艾滋病毒真的是無處不在嗎?首先,我們要知道艾滋病毒在空氣中能存活多久?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盧洪洲教授指出,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外生存能力很差,只能在人體細胞內存活并復制。艾滋病病毒一旦脫離體液環境,它的存活和感染能力都會大幅下降。在干燥環境中,病毒2小時便失去活性。而且對高溫敏感,在56℃條件下10分鐘就會失去感染性。對常見消毒劑也很敏感,如70%的醫用酒精、0.3%雙氧水、10%次氯酸、10%漂白粉、5%來蘇兒等等,5分鐘即可滅活。
“艾滋病毒在體外其實是很脆弱的,在室外,經過紫外線照射馬上就會被滅活。像現在這么熱的天氣,即使是真的有攜帶艾滋病血液的針頭,上頭的血也很快會變成干燥的血液,是不具備傳播性的,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盧洪洲教授說。
有人會說,共用針頭或使用未消毒的紋身設備會有感染HIV的風險,從事醫療護理的工作人員如偶然被HIV污染針頭刺傷,感染艾滋病的機會是1/300,這又是為什么呢?對此,盧洪洲教授解釋,艾滋病病毒是存在體液里的,離開了人體這個環境就會失活。血液、性液、乳汁是具有傳染性,但是“及時的、新鮮的”這三種體液暴露才可能感染。
“在醫務環境中,有可能發生醫生剛剛給患者抽完血,馬上就被針頭扎傷的情況,這樣才會有感染的可能性。比如,一種廉價的手術——男性的包皮環切術,可以使艾滋病的感染風險減少一半,其原理就是,包皮下是一個非常潮濕的環境,經過性傳播,病毒可以存活很長時間,如果皮膚黏膜破損很容易引起感染,而經過包皮環切術后局部容易干燥,即使感染上一定病毒,病毒在干燥的環境下也不容易存活,即可起到防護的作用。”盧洪洲教授說。
而對于打噴嚏、蚊蟲叮咬,盧洪洲教授指出,目前,沒有一例HIV的感染被追溯到是由于感染者的咳嗽、打噴嚏或者蚊子叮咬所傳播。
蚊子的確能通過叮咬傳播一些疾病,如瘧疾、乙腦等,但不會傳播艾滋病,原因:第一,HIV病毒在蚊子體內不能繁殖,很快就會被消化、死亡掉;第二,蚊子叮咬人的時候,為了刺入吸血對象皮膚,需要注入的是自己的唾液,以消化皮膚打洞,而不是自己的或者之前叮過的人的血液;第三,一次接受100個以上的HIV才能導致對方感染。蚊子嘴上的殘血量僅有0.00004毫升,如此計算,要叮咬2800次,殘血量中才能夠引起HIV病毒感染。
唾液中的確可查到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的病毒量是很少的。若懷疑被唾液中的病毒傳染,那要一次性吞下大量感染者或病人的唾液才有這個可能,據研究需要8升,相當于16瓶礦泉水。此外,人的唾液中有一種“分泌性白細胞抑制蛋白酶”的蛋白質,它在試管中可以有效抑制HIV感染人體的免疫細胞。所以一般性接吻、共同進餐、咳嗽都不會傳播HIV。但是,如果口水的主人有牙齦出血或口腔潰瘍的話,口水就可能具有傳染性了。
編輯:梁霄
關鍵詞:小黃車 艾滋 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