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分級診療推廣遭遇困局和梗阻 需跨越“六座大山”
全科醫生:
亟須精準解讀 切忌照搬西方
近年來,全科醫生制度在我國的推廣雖有一定進展,但全科醫生的培養和使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數量嚴重不足。談及原因,徐建立等多位受訪專家分析認為,除了“結構設置”“患者就醫習慣”“基層醫療軟硬件條件較差”等問題外,“當前全科醫生的推廣亟須精準解讀,切忌照搬西方”。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當前社會對“全科醫生”的概念存在認識誤區。很多患者認為,全科醫生就該門門懂,什么病都能治,是全能型專家、是患者的私人醫生,甚至有事沒事就電話咨詢。
“‘全科醫生’中的‘全’字,并非醫生對每種疾病都有診斷和治療的能力,而是‘全人化’‘全身心’‘全過程’的患者疾病分類與管理。用??漆t生的標準要求全科醫生,這不可能?!崩顚?、中國民航總醫院院長李松林等受訪者解釋說,全科醫生是解決多發病、常見病、慢性病等早期的隨訪診斷,而疑難雜癥則需轉診至綜合或??漆t院。
根據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的醫保體系,全科醫生首診制與付費系統掛鉤,參保人必須由基層全科醫生首診后,再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轉診至綜合或??漆t院救治。否則,患者無法報銷醫藥費。
“我國的‘全科醫生’和西方的‘全科醫生’不是一回事兒,后者有歷史背景。”田偉、徐建立等受訪專家說,二戰后,一些英聯邦國家的醫療機構被毀,醫療資源匱乏,政府把私人醫生(類似“郎中”)納入國家醫療體系中,形成全科醫生制度。由于醫療技術突飛猛進,一些國外患者對全科醫生的執醫水平并不認可,對全科醫生制度多有不滿。
可見,我國全科醫生制度無國際模式可復制,其推廣絕非一蹴而就,面臨三大難題:一是我國尚未健全全科醫師培養體系;二是全科醫生首診與醫保支付手段緊密關聯的轉診體制尚未建立;三是全科醫生人才匱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培養全科醫生。不久前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指出,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過程中,要堅持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受訪專家認為,培養和推廣全科醫生,切忌盲目照搬西方,而要立足于我國國情,重點解決四方面問題:一是精準解讀全科醫生政策;二是補齊全科醫生人才缺口;三是在擴大增量的同時,在醫學院校廣泛開辦全科醫生專業,并在待遇、職稱評定等政策方面有所傾斜,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全科醫生事業中。
編輯:梁霄
關鍵詞:醫院 醫生 基層 患者 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