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中國房地產是不是泡沫?

2016年11月08日 18:52 | 來源:陸家嘴金融
分享到: 

4、 供需錯配的背后:土地制度

土地在地區之間的供需錯配,導致了部分城市土地供應不足,房價高速上漲。而大部分地區土地供應過剩,庫存高企。而在這背后,正是中國特有的土地制度。

對于中央政府而言,房地產是穩增長重要的政策工具。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占經濟的比例要超過20%。對于存在增長目標硬約束的中央政府而言,自然無法坐視房地產持續低迷。從1998年的房地產市場化改革,到2008年四萬億時出臺的樓市政策,再到今年2月的下調首付比例,背后無不具有穩增長的考慮。

另一方面,出于社會輿論的壓力,政策制定者也無法坐視房價長期快速的上漲,必須出臺政策調控樓市。這種糾結的心態,造成了中國樓市另一個特有的現象:短周期。當樓價下調一段時間,政策就會出臺刺激樓市。當樓價上漲一段時間,政策就會收緊來打壓樓市。所以,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的香港地區,房地產通常會經歷持續多年的長周期。但中國過去十多年內,就已經經歷了4-5次房價短周期,背后都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在起作用。

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土地的作用更是三位一體的:既是財政收入的來源,又是貸款的抵押品,還是招商引資的政策工具。

一方面,賣地收入和與房地產相關的稅收收入,有時會占到地方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過將土地注入融資平臺,然后用土地作為抵押品,可以通過杠桿來撬動更多的資金從事投資。而這些投資能帶來更多更好的基礎設施,從而使土地進一步升值,帶來更多的資金。這樣的良性循環是中國過去20年經濟奇跡的重要一環,也是地方政府經濟學的重要一課。最后,地方政府也可以通過土地優惠來招商引資,從而帶動本地就業和稅收的上升。

對于大城市,由于擁有多種產業和政策工具,不論在資金和招商引資上,對土地的依賴度沒有中小城市那么大,而且有控制人口的目標,因此土地供應相對有限。而中小城市由于財政資金有限,對土地的依賴度更高,這就導致其土地供應過大。但是人口又是從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的,這就出現土地在地區間的供需錯配。

以上海為例。上海的城區面積在6300平方公里左右,但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只有大約一半。其他的土地大部分是農業用地,但農業占上海經濟的總量已經不到0.5%。在城市建設用地中,工業用地將近30%,遠遠超過世界上大多數一線城市,例如香港的工業用地僅占其城市用地的10%。

同時,上海的耕地面積大概在1800平方公里左右,但在2015年的住宅類土地的成交面積卻僅有7平方公里不到,并且逐年下降。而且這些成交的住宅類土地,平均容積率只有1.8,遠低于國際一線城市5-10的水平。目前來看,上海的土地供應受到了國家建設用地指標和耕地紅線的限制,增加的空間相當有限。但是整個中國經濟的層面,一方面在人口流入的一二線城市保留大量耕地,另一方面卻在人口流出的三四線城市將大量耕地轉為住宅用地,造成大量庫存積壓。這種土地在地區之間的供需錯配,產生了土地和勞動力配置效率的下降。

編輯:梁霄

關鍵詞:房價 中國 城市 土地 房地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 久久午夜国产精品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 | 天天在线天天看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