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從“審查批捕”到“偵查監督”
新華網北京10月27日電 2000年8月,一個嶄新的機構名詞出現在檢察事業發展的舞臺上。這,就是“偵查監督部門”。
作為檢察機關核心業務部門之一,偵查監督部門被譽為檢察環節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的“前沿陣地”和防范冤假錯案的第一關的“把關人”。那么,更名以來,特別是刑事訴訟法修改實施以來,偵查監督工作取得了哪些突破性進展?日前,記者深入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廳進行了探訪。
精準定位:從“行政化審批”到“司法化審查”的飛躍
談及偵查監督工作,一個時間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1996年。這一年,我國對素有“小憲法”之稱的刑事訴訟法進行了第一次“大修”。修改后刑訴法進一步強化了檢察機關刑事訴訟監督職能,明確賦予了檢察機關立案監督職責。
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能,1999年4月,最高檢將原刑事檢察廳分設為審查批捕廳和審查起訴廳。2000年8月,最高檢再次進行機構改革,將審查批捕廳更名為偵查監督廳。
“將審查批捕部門更名為偵查監督部門,不是簡單的名稱變更,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機構名稱更好地體現其所擔負的職責任務,使其職能定位更加‘精準’。”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廳長黃河向記者介紹說。
按照通常的理解,在審查逮捕工作中,對于符合法定逮捕條件作批準逮捕決定的,表明檢察機關對偵查活動的肯定和明確;對于不批準逮捕并通知補充偵查的,列出補查提綱,實際上是指明了下一步偵查工作的方向。刑事立案監督解決的是偵查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而不立案偵查或者不應當立案偵查而立案偵查的監督糾正問題。偵查活動監督,是對偵查活動中的諸如刑訊逼供、不當查封扣押財物等違法偵查行為予以監督糾正,確保偵查活動依法規范開展。
“所以說,審查逮捕是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一個手段,不能涵蓋刑事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的職能。三者均圍繞偵查活動開展,但各具特色,相互不可替代。”黃河說。
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副廳長元明經歷了機構改革。對此,他深有感觸:“在過去,由于職責分工不夠明確,審查批捕部門存在重審批案件輕偵查監督的傾向,這種‘坐堂辦案’式的工作模式制約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的行使。”
“更名后,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兩項監督工作由‘軟任務’轉變成了‘硬要求’,偵查監督部門實現了對捕前、捕中、捕后三個辦案環節中偵查活動的全方位監督,工作職能也實現了從‘行政化審批’向‘司法化審查’的劃時代飛躍。”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偵查活動監督處處長楊子洲說。
張春玲是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檢察院工作30年的“老檢察”。她回憶說,機構改革后,該院批捕科隨之更名為偵查監督科,由于工作重心的變化,偵監干警的工作量變大,但監督效果卻十分明顯,促使一批有案不立或者存在偵查違法行為案件得到糾正,審查逮捕案件質量也隨之提升。
記者采訪了解到,審查批捕部門更名為偵查監督部門后,最高檢隨即召開了全國檢察機關第一次偵查監督工作會議,首次明確了以審查逮捕、刑事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三項基本職能為主要內容的偵查監督工作格局。而這個格局一直延續至今。
“審查批捕廳更名為偵查監督廳后,廳里的印章也由‘木質’變成了‘銅質’,握在手里沉甸甸的。而這種沉甸甸的觸碰,也進一步增強了自己對檢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回憶當初機構改革的情形,最高檢偵查監督廳立案監督處檢察員羅強依然激動不已。
專項活動:偵查監督工作愈加“接地氣”
“在百姓看來,檢察機關偵查監督工作很抽象,離自己很遙遠。但事實上,偵查監督工作很‘接地氣’,尤其是機構改革之后,每一項監督工作的開展,都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在采訪中,多位偵查監督部門檢察官向記者表示。
近年來,面對各類犯罪手段和形式的不斷更新,偵查監督部門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腳步日益加快,通過開展一系列專項監督活動,有效地提升了百姓的安全感。
偵查監督打擊犯罪的利劍始終指向危害民生犯罪。2004年4月至2005年年底,最高檢偵監廳部署開展了打擊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4月至12月,最高檢部署開展了危害民生刑事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立案監督的重點范圍確定為食品藥品安全、涉農惠農、環境資源、勞動保障等領域嚴重危害民生的刑事犯罪。2014年起,最高檢又連續三年開展立案監督專項活動,集中力量、重拳打擊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兩類人民群眾最關切的犯罪。專項活動碩果累累,群眾為之點贊。
暴力恐怖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檢察機關偵查監督部門積極參與打擊暴力恐怖活動專項行動,依法嚴懲暴力恐怖犯罪。新疆莎車“7·28”暴恐事件發生后,當地檢察機關不僅快速介入偵查引導取證,而且帶頭參與維穩工作,消除群眾恐慌情緒,維護了當地正常社會秩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偵查監督 工作 最高 高檢 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