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夏書章:老驥未伏櫪
“做學問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渺小與不足,不斷地讀書、充電和加油。我從來不同意‘人到中年萬事休’‘七十老翁復何求’這類說法,只要一息尚存,我就會在學術道路上繼續前行。”
——夏書章(2016年復旦管理學終身成就獎獲獎人)
夏書章
眼前的夏書章,一頭銀發,腰板挺直,笑聲朗朗。已是耄耋之齡的他,住在中山大學一處不大的老居民樓里,屋里最顯眼的裝飾品就是一摞摞的書。
談話時,夏書章思路清晰,談鋒甚健。他總是隨口講出最近發生的新聞事件,甚至不乏一些網絡熱詞。
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出生的夏書章,至今已97歲高齡了。而且,他的生命線還在不斷地延長,生命之光還在不停地閃耀。
人們欽佩夏先生,不僅是因為他的生命長度,還在于他的生命質量。
縱觀世間,不乏近百歲高齡者,但如此高齡而仍在讀書、思考、寫作者卻寥寥無幾。作為學界泰斗,桃李滿天下的夏書章本可以靜享天倫,但他仍筆耕不輟,工作激情不減。
夏書章謝絕用“人到中年萬事休”“七十老翁復何求”這類俗語來形容自己。“我覺得這些同我沒有關系。”這位2016年復旦管理學終身成就獎獲獎人說,“只要一息尚存,我就會在學術道路上繼續前行。”
智慧不老
走近夏書章,宛若走近一座學術高峰。
學識淵博,著作等身,作為行政學家的夏書章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中國行政學從重建到飛速發展,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有他的功勞。
追尋人生軌跡,探求成長之路。“成為一名學者”是夏書章青蔥歲月種下的一顆種子,后來成為其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夏書章的父親是鄉下小紳士,有一點文化,然而30多歲就去世了。當時,夏書章在揚州中學念初中,沒有錢,只能停學。他的一個表兄在南京《新民報》當排字工人,讓他赴寧當校對。
遺憾的是,夏書章去晚了,位置讓別人占了,他只好在南京第一中學念書的同鄉那里住了下來。
當時有一本雜志叫《首都學生》,有獎征文,夏書章正好沒有事,就寫了一篇《我的故鄉》,居然中了第三名,得了十塊大洋,這在當時可抵兩個月伙食費了!
夏書章的同鄉就講:你為什么不去考高中呢?結果,他以同等程度參加考試,一考就考上了。
南京第一中學的校長是一位教育家,發現夏書章成績很好,卻交不起學費,出于惜才,就讓他免交學費入學,還介紹他去民眾夜校當老師。
于是,夏書章白天去念書,晚上去教書,同學們都叫他“小老師”。
1937年抗戰爆發時,夏書章才念完高二。無奈中斷學業的他去鄉下辦了一個新式私塾,維持了半年,后來又在縣里的臨時高中補完了高三的課程。
當時有一個機會,就是全國高等學校統考,但考區在已經成為“孤島”的上海。
1939年,夏書章和幾個同學坐小船躲過日本人的嚴密排查,通過了淪陷區,來到了上海。囊中羞澀的他四處投親靠友,最終順利考入了中央大學。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大部分學子投身數理化和經濟學,而深受中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傳統文化影響的夏書章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政治學。
因為夏書章胸中氤氳著一腔“報效祖國、改造社會”之志,他深信“上醫醫國,其次醫人”。
夏書章認為,行政學主要是研究“在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的活動中,有效地組織和協調各種要素”的科學。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行政管理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范圍最廣、最具權威性的管理,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大學畢業后,夏書章赴哈佛求學,成為最早在國外獲得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彼時,日本投降,八年抗戰終于取得了勝利,夏書章毅然回到祖國。
夏書章很快收到時任中山大學校長王星拱的邀請,于1947年成為中山大學當時最年輕的教授,主講行政學、行政法和市政學等課程,繼續追求“學者報國”的理想。
這原本是夏書章大展拳腳的時候。然而1952年,全國開始了院校大調整,政治學、社會學等系全部停辦,中山大學的政治學系也被撤銷,他轉而從事馬克思主義基礎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直到1979年,鄧小平同志呼吁,政治學等學科“需要趕快補課”,夏書章所學的專業知識,才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鄧小平同志的講話使得學術界群情振奮,我當時已經年逾花甲,但也和政治學界的一些老同志一樣,頓時煥發了青春。”直到現在談起行政學科的恢復與重建,夏書章仍然容光煥發。
1982年1月29日,夏書章在《人民日報》發表《把行政學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時候了》一文。
這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章,它對中國公共行政學的恢復和重建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開啟了我國公共行政學發展的新篇章,也體現了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崇高的學術精神和社會責任。
重建停滯了三十多年的學科并非易事,夏書章回憶,當時最大的困難是缺少人才,沒有教師,甚至連本像樣的教材都沒有。
“我們首先集中精力開辦全國師資培訓班,培訓一批能夠擔任起高校行政學教學任務的老師。”
夏書章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學者一起,積極組織學術隊伍,《中國行政管理》雜志就在此時創刊。
1985年,夏書章等人出版了改革開放后第一本《行政管理學》教科書。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也于1988年成立。中國行政管理學科至此初具規模。
60歲開始投身學科重建,夏書章從未停下忙碌的腳步。“我當年學的東西,現在內容有很大轉變,知識是不斷更新的,老一套已跟不上時代。中國的行政學大有可為。”
1999年,夏書章在國內首次倡導引進MPA。在他不遺余力的推動下,國內24所重點高校正式開設MPA學位教育。
至今,全國已有100多所院校擁有MPA學位授予點。MPA教育在我國的逐步開展,對我國的高等行政管理教育和公務員教育培訓工作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夏書章也被學界尊稱為“中國MPA之父”。
回顧自己的學術生涯,夏書章在90歲時曾以一首“抒懷詩”表達心中所思:“生不逢時老逢時,耄耋欣幸歷盛世。”
夏書章真正的學術青春和學術繁榮期從70歲以后才展開。72歲出版《香港行政管理》,81歲出版《現代公共管理概論》。就在2016年,97歲高齡的他剛剛推出了耗時兩年寫就的最新著作——《論實干興邦》。
夏書章很少使用電腦,所有的文字都出自一筆一畫的手寫。
晚輩們驚訝于夏書章的工作熱情。他每天工作10個小時,親自整理修改材料。他的生活極為簡單,每天的主旋律就是工作和學習。
夏書章的同事、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肖濱感慨:“大家知道夏老學貫中西、功底深厚,可并不知道,是這份勤奮才成就了今日的他。”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夏書章 做學問 學術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