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圖說 圖說
天津"瓷房子"博物館陷億元貸款糾紛 館長:被下套
此時,“疙瘩樓”和“瓷房子”仍在被查封狀態。
價值評估天壤之別
此后的兩年多時間里,案件一直僵持著,沒有任何進展。直到2016年7月7日,東麗區法院突然將張連志帶走,直接送至東麗區看守所拘留。
“那天有北京朋友過來,我們在酒店吃飯。突然有人敲門,是鄭法官帶人來的。我說老鄭你咋不先打電話啊,這是去哪?他說去東麗區法院。可我被帶上車后,車子直接駛到了一扇大黑門前,我一看,旁邊寫著東麗區看守所。”
8月18日,剛被釋放出來的張連志對記者回憶了自己被拘留時的情形。
“關進去后轉天早上,老鄭(鄭法官)和一個穿白襯衫的男同志來了。老鄭介紹這是東麗區法院的李院長。我說我冤枉,憑嘛給我抓起來,又沒給我打電話。他們說你別說這個,我們法院管判決,這個不管。他們就讓我還錢。這時我感覺他們都是一伙兒的。”當時,張連志的家人和公司工作人員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張連志好不容易尋到的紙和筆芯,手寫了在看守所里面的情況,托人帶了出來轉交家人。
張連志寫道:“我一共同意給他們四千七百萬的本金,共給他們八千萬,他們都不放我……在拘留所關押期間,(他們)馬上讓我過戶給鑫澤小貸,瓷房子變成了他們的資產,說要錢不是目的,主要的是圖謀瓷房子!”
張連志的第一次被司法拘留15天是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文書”;第二次是因“拒絕申報財產”;第三次因“拒不履行法院裁決”。這期間,網上出現了一篇有關他的負面文章,稱他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是個“老賴”。
最終在8月17日上午,張連志聽從律師的建議,與鑫澤公司簽了執行和解協議,中午,他就走出了看守所。
這份執行和解協議中提及,粵唯鮮公司和張連志作為被執行人,需在2017年4月30日前還清鑫澤公司全部欠款“本金為人民幣壹億元整及案件涉及的所有延遲履行利息”。若未能如期履行,將拍賣粵唯鮮公司的已查封房產。
記者注意到,協議中提及,“受東麗區法院委托,天津中量房地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于2016年8月5日出具了對“瓷房子”的評估報告書,評估結果為人民幣1.4億余元。
令人費解的是,粵唯鮮公司曾委托北京中財國譽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瓷房子”做過資產評估。后者于2016年7月20日出具的評估結果顯示:“瓷房子”“在2016年6月30日的市場價格”為人民幣98.8億余元。
前后相差僅半個月的兩份評估報告,針對同一處房產為何結果相差97億余元?同時,張連志也生出新的不解:“就算法院認定我欠款1億元,那 瓷房子 一處的評估報告,無論哪份,都足夠還了,為何還要同時查封 疙瘩樓 呢?”
“瓷房子”,這座從歷史文物、建筑藝術或者地理位置上都難以復制的珍品,會因1億元的債務糾紛易主嗎?
帶著疑惑,記者近日赴東麗區法院進行采訪,被告知“需先經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新聞處允許才可接待”。記者轉赴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被告知“現不便接受采訪”。
編輯:曾珂
關鍵詞:瓷房子博物館 天津瓷房子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