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北京譚嗣同故居破敗不堪 租房人眼中的“緊俏貨”
北京譚嗣同故居大門及過道。上官云 攝
1898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被殺害于北京菜市口,現在北京的譚嗣同故居,便是他當年被捕的瀏陽會館。近日,記者來到此處走訪,發現這處故居已成為附近居民口中的大雜院,破敗不堪;并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其中私搭亂建的小房子都成為一些租房人眼中的“緊俏貨”。
擠滿私搭亂建小屋的故居
北京的譚嗣同故居位于北半截胡同,與四周的高樓大廈比起來,尤其顯得破敗不堪。記者到訪時,一位老人正坐在旁邊的院門口乘涼。面對詢問,她連連搖頭:“就是立了個文保的牌子,院子里早沒什么文物了,都是住家兒。大概有二十多戶,跟大雜院沒什么兩樣”。
空塑料瓶裝在塑料袋中,隨意丟在故居內。上官云 攝
如老人所說,走到故居門口,能看到右手邊的墻上有成排的電表,以及捆成一團的線路。走進院內沒幾步,便能聞到下水道散發出的奇怪味道。
“大雜院人多,垃圾有時候就有人隨處扔。”院里的住戶劉麗(化名)一邊搖頭一邊說,“人多了,環境難免差”。
粗略一數,在目力可及的狹小空間內,擠著十來間小屋子,有的門窗破舊,玻璃蒙灰。劉麗告訴記者,好多都是私搭亂建的,“沒辦法,不夠住。幾乎每家都把房子接出來過”。
“我剛到這兒的時候,院子比現在還破。地是土地,高一塊低一塊,下雨就積水。后來我們老是找,才給修上了磚地。”劉麗無奈地說,年輕人都愿意住樓房,“我們老了,就這么瞎湊合吧”。
北京譚嗣同故居內隨意擺放的雜物。上官云 攝
“都盼著拆遷,但一直沒什么消息。”劉麗嘆氣道。
租房人眼中的“緊俏地段”
居住環境雖然并不太好,但譚嗣同故居里的小房子卻是一些租戶眼中的“緊俏貨”。用劉麗的話來說,是租房的人“特別多”,“房子幾乎就沒有空著的。這兒吧,地理位置挺好,買菜做飯什么的都方便”。
“我們前院基本都是自己住,后院租出去的多。有管存車的、開出租的。”劉麗說,至于房租,一間小房子就得一個月一千五百塊,“所以有的是兩三個人合租一間,一人拿幾百塊就行,總比樓房便宜”。
她的話得到了印證。順著通道往里走,很快能看到一扇朱漆小門,相對干凈整潔,一位中年人正從里邊走出來,他說,這是南院,也有不少住戶。
北京譚嗣同故居內,像這樣的小房子幾乎隨處可見。上官云 攝
“你要是租房,里頭剛好有一間只有一個人住的,就是貴點,一個月兩千多塊”。中年人說,“這個地段很俏,幾乎有空的就會租出去”。
連接后院與前院的,是一條逼仄的小過道,窄得幾乎僅容一人出入。下午四點多,張云(化名)正接孩子放學回來,打算穿這條道,回后院的出租屋。
“后院跟前院是一體的,現在好像也沒空房了。”張云說,里頭的屋子都是挺小,至多也就十三四平米,但很緊俏,“不同的房子,租金一個月一千二三的都有”。
瀏陽會館往事
居民口中的“大雜院”,即譚嗣同故居,曾是過去頗有知名度的湖南瀏陽會館。據公開資料顯示,譚嗣同當年住的屋子,就在瀏陽會館五間西房的北套間,自題為“莽蒼蒼齋”。
北京譚嗣同故居內狹窄的小過道,幾乎僅容一人出入。上官云 攝
此外,會館里還有當年清末維新志士開會的里院北屋。曾來此考察的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會長劉陽也說,譚嗣同當時是臨時在這兒居住,他的許多詩文、信札都在這里寫成。
慈禧發動政變后,搜捕維新志士。曾有人勸譚嗣同逃往國外,但遭到拒絕。據記載,1898年9月,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繼而被殺害于萊市口。
在院門口,有一塊“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顯示在1986年,這里被列為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
“不過,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瀏陽會館已經成為大雜院了。”劉陽表示,現在基本已看不出院子原本的格局。
專家:如何保護需慎重規劃
“保護譚嗣同故居”的呼聲,數年前便已出現,并見諸報道。但據劉陽分析,但據劉陽分析,不只是譚嗣同故居,很多名人故居的保護關鍵要解決的就是“誰來保護”的問題,“這涉及產權、大額維護資金等多方面的問題,僅靠相關文物部門來做這件事難”。
北京譚嗣同故居的文物保護標志。上官云 攝
“拿譚嗣同故居來說,首先要有一筆錢安置里頭的住戶。”劉陽算了一筆賬,“里頭有二十幾戶人家,光這筆錢就得幾千萬;另外,即使這個環節順利完成,那么修繕、重建的費用從哪里來?”
即使以上兩個難點都解決了,接下來還要面臨如何保護利用的問題。劉陽說,目前關于名人故居的認定,并沒有特別清晰的衡量標準;而且,并非所有的名人故居都一定要以建博物館或紀念館對外開放的形式來保護。
“相對于同時代其他人,譚嗣同的知名度并不是最高的。”劉陽舉例,如果規劃成博物館對外開放,館內工作人員的工資等又需要一大筆資金,“資金由何而來,這都是故居保護需要面對的問題”。
“如何保護名人故居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還得多方合力、慎重規劃。”劉陽解釋道。(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上官云)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北京譚嗣同故居 破敗不堪 租房人 “緊俏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