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湖南:長征精神遺產激勵干部群眾繼續前行
新華社長沙9月2日電(記者陳文廣)1934年至1935年,從紅六軍團桂東誓師西征、中央紅軍挺進湘南,再到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桑植北上,紅軍隊伍在湖南途經多地、征戰多時,譜寫了一段段長征壯歌。
如今,80多年過去了,紅軍留下的長征故事和精神遺產依然激勵著當地干部群眾團結一心,繼續前行。
位于湖南省東南部,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腹的桂東縣,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湘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4年8月,作為紅軍長征先遣隊的紅六軍團,在桂東寨前圩河灘上召開誓師大會,奉命西征,為中央紅軍開辟前進道路。
“部隊特別愛護百姓,到寨前后便派人挨家挨戶走訪,對家境貧寒、常常揭不開鍋的村民,還用口糧接濟他們。”寨前鎮80歲的黃義招老人面對記者,仍可將那段歷史娓娓道來。桂東縣史志辦主任胡海波告訴記者,受紅軍影響,桂東縣先后有1萬多人參加了紅軍隊伍,現在記錄在檔的烈士還有5000多人。
“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惫饢|縣委書記譚建上說,從寨前圩誓師到湘南迂回,紅軍每到一地,都不忘宣傳自己的革命主張,不忘為貧苦老百姓謀利益,因而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現在,我們正在脫貧攻堅的新長征路上,也是為老百姓謀利益,也必須以民為本。”
在桂東,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干部,對于縣委提出的“要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這一口號,他們個個耳熟能詳。干部們告訴記者,在脫貧攻堅中,桂東對全縣所有貧困村、貧困戶實行結對幫扶,實行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責任包干,貧困村、貧困戶不脫貧,則駐村工作隊不撤隊、結對幫扶人員不脫鉤。
黃義招說,現在村里除了扶貧工作隊,還經常有上面的干部來,他們進村入戶處處串門,既宣講脫貧政策也為村民脫貧出謀劃策,“現在的干部還真有些紅六軍團的樣子,我們老百姓也蠻喜歡、蠻支持的。”
同樣,處于武陵山脈腹地的張家界桑植縣,是紅二方面軍長征的起點,也是賀龍元帥的故鄉。桑植縣黨史研究辦主任科員向佐柏介紹,桑植縣橫塘灣村有一個大家族,幾十戶老百姓屋屋相連、家家相通,長征時期,這里是傷兵休養的地方?!凹t軍傷兵康復之后,一直幫著村里百姓犁田、插秧、搞生產?!?/p>
在桑植,團結一心、不畏艱苦的紅軍精神,一直延續到今天。桑植縣有個白竹溪村貓兒塔組,位于高山坡地,缺少田地導致老百姓長年吃不飽飯。于是,村委會干部便帶領村民們用雞蛋換炸藥、買雷管,炸開巖石,又從別處運來泥土,大家一擔一擔背上山。全組27戶117人,花了18年,炸巖13萬方,挑土填土18萬方,在巖石縫里造出100多畝田。
向佐柏說,在這一方土地上,像“貓兒塔造田”這樣的脫貧故事還有很多。如今,在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桑植,當地正干群一心,憑借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長征精神進行著脫貧攻堅的新長征。(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湖南 長征精神遺產 長征勝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