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為長江生態保“一湖清水”
江西全境實施“河長制”見聞
河流穿過村莊、集鎮、城市匯入江河湖海,這個過程中,河水可能變臟、變臭……誰來防止水生態“悲劇”的發生?在坐擁鄱陽湖流域的江西,由政府任命的“河長”們正在扮演這樣的角色。他們擔負起責任,保“一湖清水”注入長江。
“五級河長”共筑河湖保護網
鐘有國是江西省靖安縣雙溪鎮副鎮長,也是鄱陽湖五大河流之一修河支流北潦河的“副河段長”,負責轄區內7.5公里河道的水質和污染源調查。
“我每天要巡查河道和河堤,如果發現排放污染物、非法捕撈等情況,要馬上制止,或者向縣里反映。”鐘有國說,除了他之外,還有4名村干部兼任河道巡查員和4名專職河道保潔員。
因為深諳水性,雙溪鎮大橋村村民甘立林被聘為河道保潔員。每天上午或者傍晚,他都撐著竹筏,在河道里打撈垃圾。“遇到湍急的水流或者淺灘,就用卡車輪胎內膽,人坐在中間,一邊劃水一邊撈垃圾,比竹筏靈活。”
鐘有國和甘立林每天都要把巡查河道的場景拍照發到工作群。這個群里,有4名縣級“河長”、11名鄉鎮“河長”、50名村級“河長”,還有100多名河道保潔員,他們組成靖安縣河流的保護網絡。
目前,江西已在全境構建出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河長制”體系。“五河一湖一江”由7位省領導擔任省級“河長”,其他河流則按流域由88名“市河長”、822名“縣河長”和萬余名“鄉、村河長”層層包干。
在水域面積約占市域面積30%的“水都”南昌,南昌市長郭安認為,治水是個系統性工作,單靠管農業、水利和城建的部門,力量單薄。
“以前九龍治水,有矛盾的時候可能會因為溝通缺失,導致問題擱置。現在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河長來協調、調度和監督。”江西省水利廳廳長羅小云說。
懸在“河長”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河長制”的責任主體是“河長”,實質是黨政首長負責制。通過“河長制”,本來無人愿管、被污染的河流,變成懸在“河長”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河流的管理已納入各級“河長”的政績考核。
現在,不時瀏覽工作群已經成為靖安縣副縣長兼“副河長”胡勇的習慣,“只要巡查員報告哪里有破壞河道、水資源的情況,我就要立刻協調水務、環保、公安、林業、農業等21個單位,必要時采取聯合執法。”
編輯:秦云
關鍵詞:江西全境 河長制 長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