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焦磊:知名大學如何培養跨學科拔尖博士

2016年08月16日 11:12 | 作者:焦磊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院系之間協同培養跨學科博士

一般而言,大學內部學院的組織架構是基于學科建制而成的,單個學院通常意味著學科的單一性,因而單個學院缺乏培養跨學科博士的學科基礎。美國大學內部多采用學院協作的形式,聯合設置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或者由一個學院主導,吸納其他學院的資源開展跨學科博士教育。如普渡大學的跨學科生物醫學博士學位項目由獸醫學院和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聯合管理;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同樣是一個跨學院項目。此外,由于美國大學內部的一些學院是基于學科群建構而成,故其學院本身即具有了多學科的屬性,因此其在設置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時通過整合各系之間的資源便可實現。如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科學與工程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由工程學院內部的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化學工程系、航空航天系、原子科學與工程系聯合提供。

課程體系重視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如前所述,傳統的博士培養模式在課程的組織上往往偏重于課程內容的專深,而相對忽視了知識的廣度。毋庸置疑,在探究復雜性問題時,博士研究生需要多學科知識的支撐,美國大學在設置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時尤其重視提供跨學科課程的開設,以增強跨學科博士所需的寬廣知識視閾。如田納西大學的能源科學與工程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從核心課程、知識廣度課程與知識深度課程三個維度構建課程體系。那么美國大學如何開設足以支撐跨學科博士培養的課程呢?途徑有二:一是大學允許學生跨專業選修其他院系開設的相關課程,通過修讀一定學分的其他院系課程實現跨學科課程/知識的補充;二是直接吸納合作院系的教師開設所需的跨學科課程,此種方式能更為有效的滿足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對跨學科知識的訴求,較第一種途徑更具針對性。

師資來源多元且有跨學科素養

組建跨學科的師資隊伍是開展跨學科博士教育的保障。跨學科教師隊伍主要涵蓋授課教師隊伍和導師隊伍。美國大學為開設足以滿足跨學科博士教育需求的課程會吸納其他學科的教師參與到課程教學中,教師招募的范圍廣泛,既包括校內其他院系的教師,同時亦會拓展引入其他大學的教師開設相應課程。對于跨學科博士學位的導師隊伍而言,更加強調導師隊伍的跨學科性,因為其博士論文需要多個學科的專家進行指導、評價,每一個博士生都會擁有一個跨學科導師小組對其進行指導,導師組通常以指導委員會的形式存在。此外,參與跨學科博士培養的教師多具有從事跨學科教育的素養,包括知識面及跨學科研究能力,并且其中不乏跨學科前沿研究的專家。

系統化設置跨學科學位教育

美國大學跨學科學位項目的設置不僅局限于研究生層次,甚至在本科層次也設有跨學科學位項目。如哈佛大學的跨學科學位項目涉及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層次,并且其對本科跨學科學位項目同樣極為重視。這樣一方面有助于為跨學科碩士學位項目、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提供生源儲備;另一方面進一步拓展了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的輻射范圍,有助于塑造具備卓越不凡能力學生的跨學科思維,為其以廣博的知識思考、解決復雜現實問題提供可能。

相較而言,我國大學跨學科博士的培養仍處于摸索階段,諸多瓶頸限制著我國大學跨學科拔尖博士的培養。生源方面,高中階段過早的文理分科,使學生視野受限,跨學科意識弱化;教師自身的知識面局限,缺乏跨學科素養;大學內部各學院之間,甚至學院內部各系之間組織壁壘森嚴,囿于傳統的學科疆界之內,阻礙著院系之間的協同,包括聯合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及創建跨學科博士學位;教師忠誠于自己的學科(學術共同體),跨學科研究動力不足等。有鑒于此,我國大學應首先從拔尖人才培養理念轉變著手,繼而借助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改革,真正將跨學科博士培養舉措融入大學教育體制中,如此方能卓有成效地創新高層次拔尖人才的培養模式。

(作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焦磊 知名大學 培養跨學科拔尖博士 博士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网址 |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新国产福精品利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路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