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工信部發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五年規劃
三、 推動轉型升級,改善供給
推動中小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能力。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標準制定,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支持中小企業做強做精核心業務,打造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精品和服務。支持和引導中小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
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培育一大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技術或服務出色、市場占有率高的“單項冠軍”。鼓勵中小企業以專業化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方式與大企業、龍頭骨干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
推動中小企業品牌建設。引導中小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增強品牌意識,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實現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申報注冊國家及本區域著名商標、原產地標志等,加強品牌策劃與設計,豐富品牌內涵,不斷提高自主品牌產品和服務市場份額。推進區域品牌建設,提高區域中小企業影響力。
推動中小企業綠色發展。運用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促進高污染、高耗能和資源浪費嚴重的中小企業落后產能退出。按照綠色、低碳和循環經濟發展要求,推動綠色、低碳中小企業園區建設。鼓勵和支持傳統行業中小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實施清潔生產,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引導中小企業走資源集約、環境友好發展道路,不斷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按照“布局合理、產業協同、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原則,加強規劃引導,改善發展環境,推動智慧集群建設,形成一批產業集聚度高、創新能力強、信息化基礎好、引導帶動作用大的重點產業集群。加強產業集群對外合作交流,發揮產業集群在對外產能合作中的載體作用。
推動中小企業協調發展。建立中小企業跨區域交流合作機制,鼓勵東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利用各自比較優勢開展合作,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推進城鄉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推動軍民融合發展,促進中小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服務領域。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營造和諧發展環境。
四、 拓展內外市場,開放發展
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清理和廢除妨礙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推進實行公平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打破區域壟斷,統一市場監管。
擴大開放領域。進一步推進電力、電信、民航、鐵路、石油天然氣、郵政、市政公用等行業的競爭性業務開放,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開放,消除各種隱性壁壘。
引導中小企業開拓市場。支持中小企業加強市場調研,順應需求升級要求,創新營銷模式,深耕細分市場,拓展發展空間。鼓勵中小企業加強工貿結合、農貿結合和內外貿結合,利用電商平臺等多種方式開拓市場,提高市場拓展效率。推進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
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加強跨區域合作與協作配套,落實APEC第21次中小企業部長會議《促進亞太地區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南京宣言》。支持中小企業引進境外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增強發展能力。促進中小企業拓展對外貿易、投資的廣度和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工信部 中小企業發展五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