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在傳承中發展 在創新中提升
聚焦少數民族文藝繁榮發展的三個著力點
新聞背景:
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文藝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對于增進民族自豪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2016年5月到6月間,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組織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就“少數民族文藝的繁榮發展”赴湖南、云南兩省實地考察。委員們細致走訪座談,認真研究各民族地區提供的翔實材料,在廣泛深入了解基層少數民族文藝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集中關注少數民族文藝逐漸流失、文藝資源利用不足、文藝人才青黃不接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困難,找準少數民族文藝繁榮發展的著力點?記者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采訪。
矮寨小學苗鼓
載歌載舞的傈僳族青年
護住少數民族文藝的根脈
從湖南的桑植民歌到苗鼓,從云南的納西古樂到哈尼古歌,還有那歡快靈動的各族舞蹈,為期11天的考察中,委員們走進苗族、土家族、彝族、哈尼族等多個少數民族村寨,實地體驗、考察少數民族文藝。不同的地方,在感受和贊嘆的同時,卻也總有一絲相同的憂慮——少數民族文藝生存狀況堪憂。
這個憂慮來源于村寨中所見的景象:年輕人少,老年人和兒童多,空巢化現象突出。“我們看到一些村寨里能唱民歌的多是老頭老太太,自己民族的母語爺爺會聽也會說,爸爸會聽不會說,到了孫子這一輩就不會聽也不會說了。比如納西族的東巴文,現在還有多少人懂?”艾克拜爾·米吉提委員擔心的是,雖然社會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但民族母語卻逐漸消亡,少數民族藝術是以語言為依托的,伴隨著農村傳統文化的勢弱,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藝受到很大影響。
少數民族文藝根植于傳承千百年的民族傳統文化,大多在農耕文明、游牧文明等基礎上形成,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藝術形式,并深深融于他們的生產生活之中。在考察組副組長王學仁委員看來,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藝,必須首先認清所面臨的新形勢。“所謂新形勢,指的是目前傳統文化受到工業化、城鎮化背景下現代文明的沖擊,本是日常生活組成部分的傳統藝術,日益成為表演道具,如果不加強保護,慢慢就消亡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創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如同樹木斷了根脈缺少滋養,會慢慢枯萎一樣,失去了傳統和生活的土壤,民族文藝也會慢慢消亡,只有護好根脈,不斷傳承,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考察組組長王正福委員認為,少數民族文藝的繁榮發展必須重視保護和傳承,傳承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應結合實際情況在體制機制上予以保障。
由于少數民族文藝形式太豐富、種類太多,從保護的角度來說有輕重緩急之分,尚紹華委員建議,把已經瀕危的少數民族藝術非遺項目保護放在首位,為傳承人提供資金和環境,有些藝術形式可以通過新手段記錄。黃明榮委員與才讓委員也建議,利用現有先進的大數據等高科技手段,通過錄音、全息攝影等方式,全面記錄老藝人的歌曲、舞蹈等藝術形式,保存固定下來,逐步去發掘、研究、傳承。
“我現在已經聯系了北京的一些專家,用先進設備錄下我父親會唱的民歌,從我們普米族開始,希望慢慢輻射到怒江其他的少數民族。”茸芭莘那委員來自怒江大峽谷,是著名的青年歌手,在她心里,自己唱的是祖先留下的聲音,唱到中國、唱到世界,“民族文藝的發展一定要可持續,首要是保護,讓傳統文化不丟失,今后才有更多發展。”她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藝繁榮發展 著力點 傳承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