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稀世珍寶田黃解讀之三:石皮

2016年07月01日 14:49 | 作者:周征宇 | 來源:新浪網
分享到: 

稀世珍寶

中華石帝的生成與辨別

田黃解讀之三:‘皮’

圖1 九讀圖1 臺北故宮藏乾隆九讀印(部分為田黃)

“無皮不成田”的古訓下,皮成為田黃鑒別的基本要點,也成為大量田黃愛好者們言語中“開門”田黃的代名詞。但聞名天下的乾隆田黃三鏈章、九讀中部分田黃印也未見石皮(圖1),也為不少田黃收藏家疑惑重重:難不成這些也都是假的?本期我們就田黃中的石皮作一解讀。

一、 何謂‘皮’

‘皮’,顧名思義為田黃的石皮。田黃石是由接近高山表層的壽山石礦脈遭受風化剝蝕而滾落壽山溪兩側的田地里而形成的;因為歷經數千上萬年的埋藏,因此田黃表層會有明顯的一層皮殼狀風化層(圖2~3),類似于暴露在陽光和雨水下的鐵器表面常形成的一層鐵銹。

圖2 江依霖-田黃秋韻圖2 壽山田黃的此生風化皮 秋韻 作者:江依霖

圖3圖3 昌化田黃的此生風化皮 節節高升 作者:林榮基(乾寶軒藏)

二、 ‘皮’之本質

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田黃石皮的厚度、顏色等各類表觀特征千變萬化。要掌握田黃石皮的鑒別特點,首先需要區分的是風化皮與風化層的概念:

圖4圖4 壽山田黃次生風化皮與次生風化層

圖5圖5 昌化田黃次生風化皮與次生風化層 羅漢 作者:國峰(乾寶軒藏)

田黃的次生風化層:田黃的次生風化過程,可以理解為在地表水(山坡片流、溪水等)、氧氣及陽光等聯合作用下,某些元素離子(主要為鐵離子)浸染、滲透進入礦石內部的過程,這一過程曠日持久數以萬年計,常常形成滲透肌理具有相當厚度的由外至內逐漸變淺的黃色風化層(圖4),一些田黃甚至整塊由表及里全然被風化,成為田黃中的極品(圖5)。

圖6圖6 昌化田黃次生風化皮與次生風化層 農家樂 作者:功峰(乾寶軒藏)

圖7圖7 昌化田黃次生風化皮與次生風化層 春回大地 作者:石卿(乾寶軒藏)

田黃的次生風化皮:在自然環境下,部分田黃自始至終深埋土壤之中……而部分田黃接近地表甚至暴露在空氣中,在厚厚的風化層之外,于近表皮又往往會形成一薄層(厚度通常<3mm)風化更為強烈的皮殼(圖6~7),根據其埋藏于黃土、烏泥還是白砂地,形成相應的黃、黑以及白色風化皮殼。我們常說的田黃石“皮”,指的則是后者。

三、 無‘皮’不成田?

從理論上講,所有田黃都曾經歷了地表風化。因此,但凡田黃必然存在風化層。但由于每塊田黃均有其特殊性,因此未必每塊田黃均可見風化皮。

圖8圖8 全皮封壽山田黃,石皮難以觀察

圖9圖9 全皮封昌化田黃,石皮難以觀察

圖10圖10 雕刻後“皮”“肉”分明 春意盎然 作者:林榮基(乾寶軒藏)

(1)因地開石等粘土類礦物易風化,因此常形成“全皮封”田黃,沒有足夠經驗者很難發現(圖8~9),形成難以被觀察的石皮。經雕刻后,“皮”、“肉”在顏色與結構間形成強烈反差,才使得田黃的石皮易被我們識別(圖2、圖10)。

(2)部分壽山田黃常年附著于河床中,受溪水沖刷、河床的磨蝕,石皮往往難以被保留下來,即所謂的“溪田”或“溪管田”,成為天然的無皮田黃。

(3)古時的田黃常用來冶印,在冶印過程中為保留田黃的完美“章形”,個別田黃石皮會被切磨殆盡,造成無皮田黃的假象,例如著名的田黃三鏈章,成為后期人工加工造成的無皮田黃。

綜上所述,田黃的“油”與“潤”源自于其經歷的次生風化過程,但次生風化皮則往往由于各種原因不易被觀察到,甚至完全不可見。而風化層的存在是田黃經歷了此生風化過程的證明,可作為田黃必備的鑒別特征。

需要同時指出的是,由于溪水中的田黃已基本絕產,目前田黃大量掘自山坡及山腳河流階地的土壤中,風化皮特征顯著。同時,現如今田黃的雕刻又注重以石皮創作為導向,因此我們依然可以近似的認為“石皮”是現當代田黃作品的必備鑒定要素之一。

編輯:陳佳

關鍵詞:稀世珍寶田黃 解讀之三 石皮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 亚洲精品中出在线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久久精品少妇一级 | 日韩亚洲欧美伊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