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地球紅飄帶”上最璀璨的星
——獻給建黨95周年暨長征勝利80周年
黨員就是長征路上的鮮紅旗幟
七一前夕,南部戰區陸軍某摩步師“紅一團”新入黨的官兵們,在軍史館內面向強渡大渡河勇士雕像,集體莊嚴宣誓。
1935年5月25日,“紅一團”二連17名勇士,在一營營長孫繼先的帶領下,利用僅有的一條小木船,在僅有幾十挺輕重機槍和3門迫擊炮的掩護下強渡大渡河,搶占了大渡河北岸渡口,為后續部隊渡河創造了有利條件,粉碎了蔣介石企圖把紅軍變為“石達開第二”的迷夢,為長征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7名勇士被授予“紅星獎章”,二連被譽為“大渡河連”。
“長征中,無論是強渡大渡河的勇士,還是飛奪瀘定橋的英雄,都是由共產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軍史專家、國防大學教授徐焰說,長征途中,黨的領袖與普通的紅軍士兵始終生死相依、情同手足,紅軍指揮員始終一馬當先、沖鋒在前。
血戰湘江,紅14團團長、副團長、參謀長、政治處主任全部英勇犧牲。師參謀長胡震請纓上陣指揮,人剛到陣地,就傳來陣亡的消息,以至于師長“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紅18團長征途中四易政治委員:余秋里、楊秀山負重傷,董瑞林、周聲宏相繼犧牲,4位政治委員前赴后繼,熱血灑在同一個戰斗崗位。
瓦屋塘戰斗,時任紅5師師長的賀炳炎面對重圍,端起機槍殺開一條通路,他的右臂6次負傷。戰斗結束后,必須立即截肢。當時無手術器械,只好用伐木頭的鋸子鋸臂,且沒有麻醉藥,他咬爛了含在嘴中的毛巾。賀龍特意用手絹包起兩塊碎骨,用以激勵官兵:“看看,這就是共產黨員的骨頭……”
擔任過紅1軍團政委的聶榮臻元帥生前曾回憶,每仗打下來,黨團員負傷之數,常常占到傷亡數的25%,甚至50%。據不完全統計,整個長征,紅軍營以上干部犧牲430余名,其中師以上干部80多人。
生死關頭黨員先上,不僅體現在戰斗中。老紅軍袁林生前曾回憶:面對敵人,沖鋒在前的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缺衣少食,把糧食節省下來讓給戰友的也是共產黨員。
老紅軍陳云開曾是紅六軍團保衛局執行科的一名黨員。當年,他和6位戰友在草地中陷入困境。為了充饑,他們采來一些野菜,但不知哪些有毒,哪些可以食用。為此,黨小組長、科長楊洪山鄭重宣布:召開一次黨小組會,選出一位同志冒險鑒嘗無毒野菜給大家吃。4名黨員和另外3名要求入黨的同志很快圍在一起,爭著要先嘗野菜,躺在擔架上的一名重傷員甚至強打起精神,邊說邊向野菜堆爬去……
最后,陳云開堅持以自己年紀輕、身體好為由,懇求大家將這個任務交給他。經過投票表決,他受領任務開始品嘗野菜。苦的、酸的、麻的、澀的……嘗著嘗著,一股難忍的怪味鎖住了喉頭,他一陣暈眩便失去了知覺。但是,靠這次鑒別出來的野菜,大家戰勝了饑餓,勝利地走出了草地。
“縱觀長征風云,在條件最艱苦、戰斗最危急的時刻,黨員干部總是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模范行動鼓舞和帶動官兵前進。”徐焰說,“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戰斗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正是由于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的充分發揮,紅軍才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戰斗力和強大的凝聚力。”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
一位外國作家曾這樣寫道:中國的長征從來沒有結束,紅軍的長征僅僅是長征的序幕。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長征,成為一次劃時代的歷史轉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0年后,黨領導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華夏兒女開創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長征 紅軍 中國共產黨 理想 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