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網絡排行榜”自彈自唱早晚會無人喝彩
正在準備裝修的北京市民王昕,選購材料時犯了難:網上五花八門的“品牌排行榜”,到底該信誰?僅乳膠漆一項,就有“最受消費者喜愛”“最具性價比”“最安全環保”等各種各樣的榜單,不僅名目眾多,所推薦的品牌也不知是真好假好。(5月19日《人民日報》)
在物質生活漸次豐盈的當下,如何高性價比地選購商品,成為擺在許多消費者面前的難題。在“互聯網+”不斷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利用網絡來獲取商品信息,成為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可是,面對互聯網上的紛亂信息、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絡排行榜”,消費者往往難以得到實用、靠譜的信息。
“網絡排行榜”的初衷,在于依據一定的指標體系對特定范圍內的商品進行比較和排序,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決策參考。然而,在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的裹挾下,“網絡排行榜”陷入了一種“野蠻生長”的狀態,亂花漸欲迷人眼。不論是不同排行網站自說自話,還是衡量標準不夠科學、操作過程不夠公開透明,抑或受到人情、關系、社會資本的浸潤,甚至排行網站和客戶形成了變相的利益輸送關系,一旦“網絡排行榜”做不到理性、中立和客觀,自然就會缺乏公信力和社會認同。
在理想的圖景里,“網絡排行榜”應該專業化、規范化。在現實的語境中,“網絡排行榜”淪為一個變相撈錢的工具,編織出一個又一個“消費陷阱”。 那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偽裝者,通常會將行業內公認的、無法避開的大品牌納入“網絡排行榜”,余下的名額則成為眾多急功近利的小微品牌之間金錢的比拼和角逐。
“網絡排行榜”形成了一種商業尋租空間,讓某些電商平臺與商家形成了利益合謀。 “網絡排行榜”一旦融入了過多的名利和算計,很有可能形成 “劣幣驅逐良幣”的格局。提升商品質量和品牌公信力是一個復雜、系統的過程,“花錢買排名”立竿見影,讓趨之若鶩者迅速利益變現。
一旦“腳踏實地不如投機取巧”得到了更多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網絡排行榜”的虛火就會越燒越旺——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健康的行業生態,讓“不買榜出版社就沒法活”成為一種無奈和堅硬的現實;一些出版商即使對“網絡排行榜”不感冒、不認可,也身不由己地參與其中。
一味鉆進“錢眼”的“網絡排行榜”,顯然背離了社會屬性甚至公益屬性。如果任由“網絡排行榜”自彈自唱,難免會陷入孤芳自賞甚至無人喝彩的邊緣化境地。只有公共部門加強市場監管、電商平臺等市場力量履行社會責任,讓“網絡排行榜”更加專業化、規范化,才能提升“網絡排行榜”的公信力,更好地服務商家和消費者。(楊朝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網絡排行榜 電商 熱銷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