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別把“刷單”當洪水猛獸
除非把這市場管得死死,否則刷單無法杜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市場發揮自凈能力,讓刷單逐漸減少。
最近,一家經營鮮花業務的企業登陸新三板股市。這家企業在招股說明書承認,過去幾年有部分業務是虛假的——也就是刷單,交易量上去,卻不產生真實的收入和利潤。雖說披露刷單是為上市,這家企業的坦誠還是少見的。
這可能是刷單第一次出現在財務報告里。我有一位朋友嘲笑,現在的互聯網公司真是讓人開眼界,這么沒臉面的事情,一般公司辟謠還來不及,它居然敢寫進財報。我說,可見這家公司的老板既聰明又坦率,無意欺騙股東。好了,夸完這家公司,談談我對刷單的具體看法。
刷單不是基于真實意愿的購買,而是制造假象,誘導真實消費者進入。刷單需要花費成本,本質上是一種營銷手段,這是應該明確的概念。
世界上最簡單的營銷是廣告。電視上一群男女擰開飲料,暢快飽飲,對著觀眾說“超好喝耶!”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廣告,不會太當真。最精彩的廣告也比不上真實購買有說服力。一件商品供不應求,一群顧客蜂擁搶購,一家店面門庭若市,這些勝過一切廣告。傳統商業也會主動創設情境,營造這種假象,說白了就是托兒,這在新開業餐館超市那里經常能看到。請托兒的成本高,還容易被識別,一直沒有大行其道。而刷單是互聯網時代興盛起來的,其營銷本質并沒有改變。
人們在電商平臺買東西,會自然而然地看銷量,看別人的購買評價。這些數據直觀并且富有說服力,降低了消費者搜索和決策的成本。對商家而言,銷量和評價既是助推,也是約束機制。電商平臺正是運用這些手段促成了海量交易,大獲成功。傳統商業,銷量數據只會反映在商家報表,如今鮮艷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這就是最有誘導效果的廣告,其價值之大,可想而知。只要成本低,帶客效果好,刷單作為營銷手段就會興盛起來。
通常觀念認為,商家為牟利而弄虛作假搞刷單,這是非常可恥的行為。誠實誠然是商家本分,現實世界卻是,少有商家能做到盡善盡美。多數商家的刷單心態是:“本店商品本身就很不錯,我們只是希望更多人來買。刷單最多是誤導,商品貨真價實,我們沒有坑騙和傷害顧客。”確實,刷單促成了真實交易的節節攀升,很多人購買之后也滿意,這減輕了商家對刷單的道德不安。
有互聯網評論家說過,刷單是網購時代的不治之癥,是電商行業的系統性危機。金錢大過天的時代,刷單就像興奮劑,遲早會毀掉一切的品牌積累。我個人并沒有那么悲觀,主要是基于兩個判斷:刷單符合人性中從眾、輕信、懶惰的那一面,它一定會長期存在,就像人性那么強大;但與此同時,刷單不符合人們對真善美的道德追求,必定會有反制力量予以約束,這股力量符合人類正面的價值觀,一定會占據輿論主流。
兩種力量相互制約,在商業上的體現就是分層次消費。比如說,有電商平臺在經歷和質疑之后,建立了以品牌專賣為主打的平臺。在信譽度更高一層的平臺,商家更多靠品牌和廣告吸引客戶,對刷單的依賴相對少一些。
很多人厭惡電商平臺刷單,主張法律嚴厲禁止,執法機關介入清查,還網購市場清白。真要落實,哪有那么容易。首先法律定性就十分模糊,并且牽扯各方利益,既互相克制,還合作共贏,可以說是相殺相愛。法律層面的嚴打可能無效又粗暴,除非把這市場管得死死,否則無法杜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市場發揮自凈能力。
最后補充,刷單有時確實會有激烈的法律爭議。現在很多商家刷單,目標直指資本市場。一些電影制片方花錢“買票房”,主要是為抬升股價,從股價起落中獲益。很多O2O平臺被爆刷單,罪狀就是弄虛作假,誆騙投資人。所以,哪些只是夸大宣傳,還有哪些是惡意欺詐,實際操作中需要具體分析。
公開資本市場上,股東和投資人能相信的只有財務報表,它的真實程度理當最高。若在財務報表上還搞什么刷單,那基本就等同于欺詐了。無奈的是,財報刷單還是流行潛規則。這就不難理解,當一家鮮花企業公開披露刷單,人們為何流露出驚詫和敬佩。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刷單 新三板 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