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北京年內完成社區減負 “1個居委會17塊牌子”將終結
原標題:北京年內完成社區減負 “1個居委會17塊牌子”將終結
蔡華偉繪
核心閱讀
“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隨著越來越多的事務下派到基層,社區工作人員負擔過重、疲于應付。針對這一問題,從去年8月開始,北京市對社區工作事項進行了一次“地毯式”清理,制定出《關于進一步開展社區減負工作的意見》,共取消市級各部門下派的150項社區工作事項,除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開展外,其他考核評比一律取消。
“五一”小長假,北京許多社區工作者心情不錯——4月底開的一個會,讓他們感到振奮。北京市民政局、組織部、社工委等聯合召開全市社區減負工作推進會,要求各項減負清理工作必須在年底前完成,社區居委會行政化、機關化勢頭將得到有效遏止。
重負
“萬能居委會”什么都包了,承擔各類工作事項有322項
社區任務有多重?
北京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一些政府職能部門習慣把社區看成政府的一條腿,大量的工作任務都派給社區,造成社區行政事務多、檢查評比多、會議臺賬多、不合理證明多等問題非常突出,以至于有了‘萬能居委會’,什么都做,什么都干,什么都包了,社區工作人員疲于應付。”這種情況極大地削弱了社區作為居民自治組織的功能。
根據調研匯總分析,社區工作事項高達322項,在社區設立的工作機構40個,在社區層面開展的評比表彰活動26項,在社區加掛的牌子平均有17個之多,諸如除四害領導小組、家長學校、藥品安全等,都以掛牌形式進入社區。根據社區工作者反映,日常工作中需社區蓋章證明的事項達到32項,如果社區不蓋章,后續一些部門就不辦理,因此,即使不在職責之列,居民也非要居委會給蓋章不可。
按照減負要求,今后社區辦公場所將只懸掛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服務站三個組織機構的牌子。“其他牌子一律取消。”李萬鈞說得堅決。
“為基層社區‘摘牌子’的政策來得太及時了,希望能夠真正給社區減負。”海淀區某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主任王佳妮說,其實社區工作人員不怕苦不怕累,就是怕應付各種無謂的檢查、普查、臺賬、報表等,“如果減負落到實處,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走進居民家中了”。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社區減負 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