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用有趣的方式紀念有趣的王小波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離開了他還沒有愛戀夠的“詩意世界”。每年的這天,人們總會想起王小波。今年也是一樣,不過有人在社交媒體上提出了警告:目測有一大波王小波粉正在襲來。
有了朋友圈和微博,熱點總是瞬間即逝,上個月底,海子去世紀念日,人們就是用刷屏的方式,來懷念海子的。之所以用諷刺的口吻,來調(diào)侃王小波粉,不見得是排斥對王小波的紀念,而只是反感懷念的流程化、空洞化,以及無意義。
王小波是有趣的,他若在世,估計也不會喜歡人們對某人進行無趣的懷念。比如2007年,就有一項名為“重走小波路”的自助游活動,被批評為無聊,王小波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名字會和“自助游”聯(lián)系在一起。
王小波痛恨愚蠢,他幾乎以暴怒的方式聲明,“愚蠢是一種極大的痛苦”,但他知道,作為一個聰明人,有時候得學會與愚蠢相處,才能夠相安無事地活下去,于是,他又解釋道,“活下去的訣竅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在王小波看來,有趣是對抗愚蠢的利器,一個人有趣起來,那么他的愚蠢便會被遮蓋,甚至會被誤認為是單純。
去世之后,作為小說家的王小波的小說作品,其文學價值才得到真正的承認。然而,在近幾年,他的雜文家身份卻被著重強調(diào),不少讀者覺得,王小波的雜文更具穿透力。于是,王小波成為時代代言人,他的言論時不時地被拿出來,用以佐證某種社會現(xiàn)象,或者批判某種不良風氣。
今年王小波的紀念日,社交媒體上被傳播最多的,是1996年王小波接受意大利制片人安德烈的一段采訪,采訪中王小波除了說起自己寫小說的緣由,還表達了對文化的看法,當然,亮點在于他談到了尊嚴問題,“我覺得人活著必須要有尊嚴”。而所謂尊嚴,最起碼的一條,應該是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都該受到尊重。
1994年,王小波參加了一次筆會,與眾多滔滔不絕的發(fā)言者相比,他沉默煩悶,關心的問題只有一個,“明天什么時候可以回家?”在一年后的一篇隨筆里,王小波寫下了這樣的文字,“94年,我參加了個無聊的筆會”。在王小波看來,一堆人正襟危坐地聚集在一起研討或評論某些事物是可笑的。以王小波的角度切入談論尊嚴問題,具體到個體身上,其實可以簡單概括為,每個人都有說“不”的權利。
把王小波拿出來當代言人有趣嗎?王小波在天有靈愿意成為這個代言人嗎?這已經(jīng)由不得他了。以言論立足、并且語言有生命力的作家,本就不多,王小波算一個。人們在他的書本里摘錄語句,擴大這些字詞背后的寓意,王小波這三個字因此變得沉重,這與他在小說文字里所追求的輕盈是相反的。王小波在承受后世賦予的重量,這是他所樂意的嗎?
“越悲愴的時候我越想嬉皮”,這是王小波的態(tài)度。推己及人,怎么用有趣的方式紀念有趣的王小波,成為以后該如何紀念王小波的一個課題。去年曾傳出,他的《綠毛水怪》已獲得拍攝許可證,用電影來呈現(xiàn)王小波的精神世界,這算是一個有趣的方式,他的諸多小說,也都有改編價值。讓王小波娛樂化起來,與他內(nèi)在的莊重并不矛盾。
“嬉皮”起來,對于王小波迷來說有點難,對應環(huán)境,也有點不適宜。但有趣起來,總歸不難吧,用有趣來對抗悲愴或者平庸,不失為一個追求“詩意世界”的好辦法。(韓浩月)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紀念 王小波 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