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農民工買房有心更有力

2016年04月12日 16:20 | 作者:洪樂風 |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讓“有心”者“安心”,讓“無力”者“有力”,政府部門應當有所作為,為弱勢群體安家置業降門檻、寬尺度。當然,農民工不是“接盤俠”,鼓勵他們住有所居,絕不是鼓勵他們參與非理性的炒作。

在這個房價“小陽春”的季節里,引人關注的不僅有一線城市的火爆成交,還有三四線城市的農民工“舉家進城”。與北上廣深購房者的幸福與煩惱不一樣,這些“都市外來人”既有進城的開心,又有買房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壓力與歧視,貸款難、落戶難、收入偏低且不穩定、非同城待遇等因素,讓他們中的多數人倍感“有心無力”。有農民工甚至感嘆,這道房“門”能不能再寬點兒?

“有心”不難理解,這是城鎮化的必然趨勢,也是國家去庫存的戰略指向。1億人口要進城,安居才能樂業,這是農民工市民化帶給房地產市場的時代契機。另一方面,“無力”也是實在話,即便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回落,五六千元一平方米對農民工來說仍是天價。讓“有心”者“安心”,讓“無力”者“有力”,政府部門應當有所作為,為弱勢群體安家置業降門檻、寬尺度。

房價之于農民工,其實存在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是價格鴻溝的難以逾越,相對高房價來說,農民工的收入不高而且波動性較強。二是價格之外還有很多歧視性的政策門檻。比如,市民常見的公積金貸款對農民工來講就是奢求,再有戶籍限制影響信貸的投放,嚴苛的收入證明又是一道關卡。如果說價格隔閡主要靠發展的辦法來彌補,卸下歧視的門檻就得靠改革的壯士斷腕,來不得半點遲疑。

房子不是“為買而買”,而一定是“為住而買”,農民工買完房子之后怎么住,是能否安心、能否消除“無力感”和增進“獲得感”的關鍵所在。長期的安居樂業,與住房相配套的教育、醫療要跟得上,尤其是幼兒園、養老院的建設,直接關系到生活的品質高下。醫保、社保都跟得上,才能成為新市民,否則單純的“洗腳上樓”,收入一波動,沒準還月供都會成問題。治理者須從“人的城鎮化”全面統籌通盤設計,激勵“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形成購房的良性循環。

當然,農民工不是“接盤俠”,鼓勵他們住有所居,絕不是鼓勵他們參與非理性的炒作。劃定金融的安全線,設定政策的邊界線,在去庫存的同時,把握“去杠桿”的平衡性,廣大農民工才能買得安心、住得放心、生活得舒心。更進一步,應當看到“去庫存”的更廣闊需求集中在農村,那里不僅聚集著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蘊藏著中國經濟巨大的回旋空間。不斷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能動性,讓他們分享到城鎮化的幸福點滴,縮小城鄉差距,事關經濟全局與人的發展權利,改革者應當有所作為。

□洪樂風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農民工買房 去庫存 房地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天堂91久久 |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性色福利网 | 亚洲Aⅴ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 |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