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5個月跌逾10%香港樓市怎么了?
香港樓市的下行風險,除受經濟社會活力不足,全要素生產率持續走弱等因素影響外,還與香港運行的貨幣發行局制度直接相關。此外,香港的樓市制度也是羈絆。
近日,香港金管局在發布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中指出,由于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和經濟增長動力減弱,住宅物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轉趨疲弱,樓市下行風險有增加的跡象。
香港特區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最新數據,顯示了樓市不斷增加的下行風險:2月份香港私人住宅的售價指數報272.8點,與2014年10月水平相當,環比下跌2.19%,同比下降6.42%。且自2015年10月以來,香港私人住宅的售價指數已連跌5個月,累計下跌10.88%,同時住宅成交量在去年下半年下跌了26%。今年復活節長假期間,香港樓市新盤成交量更是大減80%。羸弱的樓市已直接傳導至香港的土地市場,今年2月12日,香港地政總署公告顯示,春節后首次拍賣的一幅位于新界大埔區地段的住宅用地,與去年9月出讓的同一地段的地塊相比,價格大跌了66%。
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香港樓市,與內地一線城市的走勢,尤其是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的瘋漲,可謂冰火兩重天。同樣面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金融市場波動等影響,為何有著不一樣的境遇?相信人們會找到一千個理由論證這種差別。不過,當前寒意迭起的香港樓市,確實可作為內地之鏡,而非急著尋找各種理據,撇清兩者的關系。
首先,香港樓市的下行風險,除受經濟社會活力不足,全要素生產率持續走弱等因素影響外,還與香港運行的貨幣發行局制度直接相關。香港采取的是嚴格的聯系匯率制,與美元是直接掛鉤,自身無法行使獨立的貨幣政策,其貨幣政策周期跟美聯儲是同步的。因此,面對經濟減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等,香港無法通過匯率手段來調整支出政策和支出轉換政策。也正因此,風險最終將轉移到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目前,伴隨著美聯儲步入加息周期,這也預示著香港樓市的下行風險或才剛剛開始,其市場沖擊有多大,要看美聯儲加息政策的頻率。
其次,香港樓市的下行風險,甚至香港經濟內生動力不足,香港的樓市制度都是最大的羈絆。香港土地實行的是嚴格的拍賣制度,這可看作是一種典型的不動產“做市商制度”。嚴格的土地供給管控,讓香港的不動產市場具有明顯的單向市特征,即香港樓市存在很強的正反饋勢能,負反饋功能卻明顯不完善,是香港房價既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周期的影響,又受到特殊的掛牌賣制度影響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香港房價相對超越香港當地全要素生產率的因素之一。
當然,香港房價超越香港全要素生產率的長期趨勢,也是壓制香港經濟轉型和導致香港實體經濟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相對高企的房價,抬高了香港經濟的運行成本,持續壓縮著香港實體經濟,以及香港經濟內部的創新發展空間(從香港創業板的“雞肋”可見一斑),導致香港經濟如今更類似于一種金融掮客式軀殼。
參照香港拍賣土地制度構筑而起的內地土地市場和樓市,在樓市的表現上,實際與香港有著內生的相近性。近年來,上海、深圳等一些城市房價的高溫,已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勞動力和企業的“逃離”現象,這實際上也是由于房價抬高當地經濟運行成本的一種擠出效應。
由此可見,我們在議論香港樓市的下行風險之時,有理由以香港樓市為鏡,警惕內地空中樓閣化的房價行情的風險,反思引導家庭部門加杠桿的思路,能否在整體經濟去杠桿、去庫存上,哪怕起到揚湯止沸的效果。因此,當前不僅需要評價樓市調控政策的得失,更應該從土地市場制度,乃至整個不動產制度體系,進行一場伐毛洗髓的供給側改革。
□劉曉忠(財經專欄作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香港樓市下跌 香港樓市 跌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