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技術轉移服務有了國家標準
“過去科技成果鑒定基本都由科技主管部門做,去年科技部取消了科技成果鑒定,改由第三方機構對技術成果進行評價,但如何確保評價結果科學、合理、客觀、公正?對評價機構的要求是什么?評價業務到底該怎么做?”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推廣中心主任嚴長春坦言,作為國內第一家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對此也“很迷茫”。
“本次標準對技術評價的服務內容、服務要求、服務流程、合同要點、組織實施等都做了具體規范,讓服務機構開展評價業務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嚴長春所說的標準就是我國首個技術轉移服務推薦性國家標準。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日前批準發布的《技術轉移服務規范》國家標準(以下簡稱“《規范》”),將于明年1月1日實施。
第一次明確“技術轉移”
“我們希望用標準支撐‘雙創’,促進技術轉移。”作為標準提出單位、科技部火炬中心技術市場管理處副處長陳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記者翻閱《規范》發現,標準包括12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章節是術語和定義。《規范》指出,技術轉移是指制造某種產品、應用某種工藝或提供某種服務的系統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從技術供給方向技術需求方轉移的過程。技術轉移的內容包括科學知識、技術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能力等。
“技術轉移已經成為國家戰略,但通過國家標準理清技術轉移概念,這在我國是第一次,這非常有必要,也很有意義。”陳彥說。
作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近年來,標準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部分省市結合區域技術轉移服務特色和工作需求,在技術轉移服務業標準化體系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陳彥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北京、江蘇、內蒙古、山東、武漢、青島6個省市(自治區)制定了地方技術轉移或成果轉化服務標準。
“《規范》是對地方標準的繼承和提升,一方面從規范具有區域特色的技術轉移服務行為,擴展到兼具區域特色與全國引領作用的技術轉移服務行為,引入了技術投融資服務、信息網絡平臺服務等新型技術轉移服務模式;另一方面從規范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擴展到規范具有技術轉移職能的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等不同主體的服務行為。”陳彥認為,相對于地方標準,國家標準的適用范圍更加廣泛,服務內容更加全面,服務要求更加嚴格,服務流程更加完整,充分體現了國家標準的適用性和權威性。
引入新型技術轉移服務模式
近年來,國務院高度重視技術轉移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三部曲”、《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陸續出臺,我國技術轉移服務業呈現機構類型多元化,服務內容豐富化,服務模式多樣化,服務需求個性化的良性發展態勢。
目前,我國已培育覆蓋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等各類主體的技術轉移機構2000余家,區域性、行業性技術轉移聯盟40余家,各類技術轉移平臺30余家,技術轉移從業人員20余萬人,初步形成國家技術轉移體系。
《規范》提出了七類技術轉移服務類型。
“這些都是社會關注度高且已較為成熟的服務模式。”陳彥解釋說,其中技術開發服務、技術轉讓服務、技術服務與技術咨詢服務主要依據《合同法》中有關條款,因為大多技術轉移服務最終還是要以技術合同的形式加以體現。
北京工業大學張曉凌教授認為,《規范》的一大亮點,是在包括她在內的《規范》專家和起草人的堅持下,技術投融資服務、信息網絡平臺服務標準被寫進《規范》。
張曉凌解釋說,《規范》主要面向技術創新與技術研發成果化、技術集成與技術成果產品化、技術交易與技術產品商品化。由于技術商品產業化的復雜性,需要各類服務機構把技術商品與生產要素有效配置與合理使用,將投融資服務寫進《規范》,完善了技術轉移服務鏈條,促進技術與資本結合,將縮短技術走向市場的時間,有助于推動形成與國際接軌、信息充分、交易活躍、秩序良好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市場體系。
陳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技術評價服務、技術投融資服務、信息網絡平臺服務三種技術服務類型,力求引導技術轉移服務與互聯網技術、金融資本深度融合,向專業化、市場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將對企業技術轉移產生影響
除規定了七種服務類型外,《規范》還分別提出了差異化的服務內容、服務要求和服務流程。
“《規范》主要是對機構的服務行為進行規范,引導機構形成符合自身發展的服務模式。”陳彥認為,《規范》實施后,將能進一步提高機構的服務質量。
陳彥舉例說,有些機構的技術轉移業務可能比較綜合,沒有形成較為突出的服務模式和服務特色,還有一些機構,甚至個人在當前全社會“雙創”氛圍鼓舞下,有志于從事技術轉移服務,但卻不知道從哪里入手。通過《規范》,這些機構可以梳理出能夠發揮自身優勢、貼合企業需求的服務模式,也可以較為準確地找到行業切入點,并按照《規范》提出的要求和方向開展服務。
在嚴長春看來,雖然《規范》是對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的服務進行規范,但必將對整個技術轉移服務業產生重大影響。“過去缺少規范標準,行業亂象叢生,這對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的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也給社會造成誤解,不少人認為服務機構是皮包公司,不利于機構的業務拓展。有了這個標準,將會慢慢對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的服務進行規范,使整個技術轉移服務業進入良性循環。”
嚴長春同時是知呱呱創始人,主要從事專利申請和運營、科技成果評價、技術咨詢、成果推廣轉化及產業化等工作。他告訴記者,今年機構已收到來自企業的訂單超過3萬件,吸引了一批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中國華能集團等知名用戶。
“編制技術轉移服務國家標準,能夠引導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逐步提升技術轉移服務能力,指導技術轉移服務機構規范運營、自律發展。”陳彥認為,“機構在提升服務能力的同時,也將對‘雙創’產生積極影響。”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技術 服務 轉移 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