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推動更多中小企業參與到“一帶一路”戰略中來
具體分析來看,這一方面是因為,現階段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鐵路、港口、機場等設施。這類投資特點主要是高投入和高門檻,規模相對較小、資金和技術實力相對薄弱的中小型企業,特別是技術導向特別明顯的小微型企業在這類投資中很難立足,這就在無形當中成了中小型(特別是創業型企業)的投資門檻。另一方面,中小型企業(包括小微創業型企業)對自身發展缺乏自信,未能制定出基于國家大戰略的“走出去”企業發展戰略。企業“走出去”可以轉移國內的過剩產能,加快國內相關產業的逐步升級,但實際上,“一帶一路”戰略對外經濟發展布局囊括了旅游、留學中介、新媒體、醫療服務、水產品加工、生物制藥、新能源等多個行業。而這些行業正是中小型企業(包括創業型企業)的優勢領域。由于缺乏足夠的政府信息支持,很多中小型企業實際上主動將自身排除在了國家戰略發展之外。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中小型企業和創業型企業的發展,筆者認為,第一,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更多為中小型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信息指導,打破政策信息的不對稱和信息障礙,為之提供實實在在的政策指導和咨詢服務。
第二,鼓勵中小型企業和創業型企業與大型企業合作,通過服務外包等方式,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共同開拓海外市場。
第三,健全企業保險制度建設,為中小型企業赴海外投資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中小型企業往往缺乏融資渠道,在對外擴張的同時缺乏相應的信用擔保,融資比較困難。在當前我國加快金融體系改革的背景下,為中小型企業以及創業型企業提供融資以及信用擔保方面的服務,不僅能促進國內金融體制改革,還能為中小型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解除后顧之憂。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常委)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一帶一路 中小企業 供給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