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中國,“改革”品牌越擦越亮
2016年中國兩會召開前夕,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在堪培拉舉行會議,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會上就中國經濟改革話題發表了一番講話。在他看來,中國經濟目前正在向消費驅動轉型,盡管改革和結構調整面臨一些挑戰,但相信澳大利亞將從這個過程中受益。“中國經濟的轉型正在引領澳大利亞的轉型,我們希望與中國共同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和投資機會,進一步促進經濟繁榮。”
每年兩會,國際社會都希望第一時間從中捕捉中國的改革信號。今年,更多的關注目光被投注到中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兩會期間,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攻堅之年的奮力作為由此開啟。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世界關注中國的這場大變革,有不同的著眼點。一方面,國際市場希望從中獲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方向的線索,特別是希望借此把握中國解決產能過剩等現實挑戰、構建經濟再平衡的整體邏輯和頂層設計。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兩會 供給側改革 世界經濟 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