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格非:重返時間的河流
今天討論的一個中心問題,是關于文學的時空關系。大家都知道,文學的時空觀,不光是對文學創作,對于文學研究來講,也是一個核心的問題。
格非
在法國,或者說在歐洲、在整個歐洲文學變革的歷史當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人物——福樓拜。普魯斯特、安德烈·紀德、米蘭·昆德拉都曾對福樓拜有非常高的評價,不約而同地把福樓拜當作是自己的導師。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像羅布·格里耶這樣一位法國新小說派的重要代表,也把福樓拜看成是文學革命的真正的先驅。
演講現場圖 張宇攝
格非獲茅盾文學獎的作品 資料圖片
福樓拜最有名的作品是《包法利夫人》。如果大家翻開《包法利夫人》,這部作品剛開始寫,第二段就出現了一段文字,它描寫這個主人公包法利,戴了一頂奇怪的帽子。福樓拜用十行的文字描述這個帽子的顏色、形狀,它的帽檐,帽子內部使用鯨魚骨支撐開,它還有帶子,帶子上還有小墜……寫得極其復雜。在福樓拜的草稿里面,他原來寫這個帽子用了長達幾頁的篇幅。這個在傳統文學寫作里面是不允許的,這不對。福樓拜有一個習慣,他每次寫完一段文字之后,都要把這個文字朗誦給他的朋友們聽。結果他的朋友一致認為,福樓拜瘋了,認為你完全沒有必要,你用那么多的篇幅去寫一個帽子干什么?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美國的一位哲學老師的一部著作改編的。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是一部主題極其嚴肅乃至于非常殘酷,但李安做了非常巧妙的處理,他把殘酷的、恐怖的主題藏起來。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當中,所有的場景,大量的場景海上的畫面,和整個主題是剝離的,它單獨具有價值。它本身就是我們審美的對象,我們進入電影院,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看這些奇幻的畫面。我們舉了李安這個例子,我們對福樓拜的探索可能會有進一步的了解,我們再回到福樓拜。
福樓拜在創作《包法利夫人》的時期,巴爾扎克剛剛去世。福樓拜評價巴爾扎克是一個偉大的、了不起的大師。福樓拜又說,雖然他偉大,但是他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也許應該唱一唱別的歌,彈一點別的調子了。也就是說,文學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那么他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去寫一頂帽子呢,因為福樓拜非常敏感地意識到,整個的歐洲文學,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這個變化我簡單地把它描述為:場景獨立。帽子這樣的一個畫面,本來是為了表現人物命運的,為了表現他的性格,他的家庭、出身和階級屬性,可是現在它突然獨立了。那么這樣的事情,在18世紀以后,在世界文壇里面,一再發生。
現在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來歸納這個變革。
敘事文學中,有兩個基本的構成要件,一個是時間,另一個是空間。所謂的時間是指什么呢?任何一部小說,任何一部敘事文學作品,它都必須經歷一個時間的長度量。也就是說,它必須有起始、發生、發展、高潮、結尾,要經歷一個時間的跨度。然后作家通過時間的變化,來展現人物的命運。通過展現人物的命運,來表達他的某種道德判斷,他對讀者的勸告,他提供的意義——過去的文學都是如此。那么什么是空間呢?空間是在時間變化當中出現的另外的一些東西,比如說場景、畫面、人物的裝束、衣服、帽子、環境、肖像——所有這些東西——包括戲劇性的場面,所有的這些都在空間的范圍里面。我們剛才講李安的電影里那些奇幻的畫面,福樓拜的帽子,都屬于空間的范疇,毫無疑問。我們知道過去的文學,是時間和空間兩個部分構成的,這兩個部分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
福樓拜引領了一個巨大的變革,文學史里面一個重要的變革,在福樓拜之前,文學到底是什么樣?
我們如果把時間比喻為一條河流的話,那么這個空間就是河流上的漂浮物,或者說河兩岸的風景。這兩個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在傳統的文學里面,空間永遠是附屬于時間的。空間不是沒有意義,它有意義,但是它的意義從屬于時間的意義。也就是本雅明當年告誡我們的,文學作品要提供意義,要提供道德訓誡,要對人對己有所指教。
從另外一個角度,比如繪畫里面,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個變化。每次去盧浮宮,我都會碰到一個相似的場面:經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這樣一個畫作的時候,永遠不可能擠到跟前去,人太多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擠滿了那個狹小的空間。當然,我們從《蒙娜麗莎》這樣一個作品里面,到底看到了什么——有人說蒙娜麗莎的微笑特別神秘,說這個作品有非常大的價值。
實際上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的繪畫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體現一個上帝的天國的永恒的寧靜、和諧。所以在那些畫作中出現的人物肖像,不是真正的人物,出現的河流、樹木、山川這些風景,也不是真正的風景。它是畫家腦子里的某種觀念,為了襯托伊甸園或者說上帝的國度的這種寧靜、和諧。但到了達·芬奇,情況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達·芬奇的畫作里面的蒙娜麗莎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也就是說她露出了人的微笑。她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而不再是上帝的國度里面的一個道具,你們看她背后的風景,變成了真正的風景。
日本著名學者柄谷行人,曾經說過,中國人很喜歡畫梅蘭竹菊,但是中國人畫的梅蘭竹菊,不是真的梅花、蘭花、竹子和菊花,都是某種觀念上的東西,畫這些是為了顯示有品位。這些東西代表了君子的品格,根本不需要去寫生,腦子里面原來就有,我們憑空就可以畫出來。所以這樣的一些東西不是真正的具體的物象。它是某種觀念化的產物。
又如,杭州西湖真正的奧妙,不在于風景,而在于它的人文的底蘊——它與歷史事件、歷史故事的聯絡,你隨便走到一個地方,你都能知道,這是白居易,這是蘇東坡,這是蘇小小,這是秋瑾,這是放鶴亭……充滿了大量的典故。你到西湖里面,你突然可以穿越時空,和多少年來流淌下來的時間——你看不見的時間——發生聯系。這是西湖最美的。柄谷行人在他的著作里面也說過,我們很多人都忘掉了,真正意義上的自然風景被發明出來,不過是兩三百年的事情。中國人喜歡的是名勝,不是風景。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了很多新的所謂的名勝,還是要不斷地去給它講故事,要賦予它歷史感,對不對?這里我講到的,是從繪畫史或者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變化。
我們再回到文學上來。
中國人特別喜歡描寫月亮,古典詩詞里面,幾乎可以說是無月不成詩,每個詩人似乎都會寫月亮。月亮不單單是一個物象,還是一個意象。就是我們在看月亮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空間化的月亮當中,包含了時間的內容。大家都知道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這個月亮在那兒永遠不變,你在看月亮的時候,你看回去一千年,因為一千年前的人也是這么看月亮的。
通過一個小小的物象,可以把中國整個的文化史,幾千年,串起來,這是中國文史里面特別是詩歌里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所以中國人特別喜歡典故,典故可以串聯起時間當中的所有的碎片。你看到的月亮,月亮它不變,但是人是不行的,人幾十年就沒了。所以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看月亮,通過這個月亮把一個時空觀構建起來,像我剛才所說,時間中包含空間,空間中包含時間,它們水乳交融。蘇東坡說這個“千里共嬋娟”,他實際上看到的就是一個月亮,可是他知道還有一個人在看,無數的人在看,這個時空是融會的。
《霸王別姬》里面,垓下之圍,四面楚歌的時候,項羽回來,經過連續征戰已經累得不行了,虞姬看見項羽已經睡著了,這個時候她一個人就到外面來散步,然后有幾句唱詞,我覺得寫得極美。它怎么寫的呢: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我這里出帳外且散愁情。輕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頭見碧落月色清明。寫這個詞的人,極其有水平。因為她感覺到自己的生命要結束了,她的舞臺已經完結了,已經預感到了。可是沒關系啊,死就死吧,可是她猛然間抬頭,見碧落——碧落就是天空——月色清明,月亮還是好端端掛在那里。里面包含了多少沉痛的感慨,這都是通過唱詞表現出來的。所以我說,我們通過月亮這樣一個空間性的意象,能看到時間的存在,這在中國古典詩詞里面非常常見。
我說了這么多,現在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歸納總結,就是在過去,時空關系水乳交融,有時間有空間,空間的意義依附于時間的意義。因為文學作品最根本的意義,是要提供價值,提供道德的勸誡,這是文學最古老的意義。可是到了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以后,空間性的東西開始急劇上升,加速繁殖,然后這個空間性就開始慢慢取代時間性,壓倒時間性。在我剛才講福樓拜的例子時也說到,空間突然從時空關系里面單獨地蹦出來。
我前年寫過一本書,關于《金瓶梅》的一本書。我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了解,為什么色情文學會在明代中期出現,它為什么會在那個時候出現。你看明朝的時候像《燈草和尚》《貪歡報》這樣的一些作品,我們稱為毀禁文學的一些作品,它里面也有道德教訓啊,也提供意義啊——你不能亂來啊,亂來了之后后果是很嚴重的。但是我們看這樣一些作品,閱讀這樣一些作品,我們不是為了閱讀這些道德教訓。這樣的閱讀是一種商業的閱讀,消費性的閱讀,我們關注的是當中的具體的情節,那些細節——時空開始分離,空間性的概念凸顯,然后不斷地分離,成為獨立的事件,這個在中國發生的時間要比在歐洲早兩百年。
所以我也許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時空觀的演變,在傳統的文學里面,空間是時間化的,在今天的文學里面,相反,時間是空間化的,當然,空間最后碎片化了。我們今天不知道時間去了哪兒,看不見時間,我們眼前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空間,令人炫目。我們都是空間里面呈現的碎片化的俘虜。
這里我要再說一個問題。英國有個非常著名的學者,叫雷蒙·威廉斯,他曾經說,過去的文學,提供意義,提供一個完美的結論,這個是它的天職。你們看《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里面有非常豐富的空間細節,一個人要經歷無數的苦難。可是不管他經歷多少空間的細節,最后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所以《一千零一夜》里面的每一個故事,它的結局是一樣的,作家在寫到每一個故事的結尾的時候,句子都是一樣的: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直至白發千古。
雷蒙·威廉斯要告訴我們的一個意思是,在古希臘的悲劇里面,在傳統文學里面,作家是需要提供一個完美結局的,不管是悲劇還是喜劇。有些時候,這個沖突、緊張感到最后要消除,給我們一個非常寧靜的結果,非常完美的結果。但是今天的作家,沒有能力提供這一切。威廉斯說,我們今天的作家,不僅不提供意義,不提供答案,美其名曰我要客觀地表現社會,我沒有答案,不提供任何東西,相反,作家還把自己的痛苦和困惑也一股腦兒地推給我們。我們本來就夠痛苦了,我讀了他的書更痛苦,那么我為什么要讀它?我記得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讀卡夫卡,每次讀他的書都會做噩夢。你們知道愛因斯坦,在座的有很多學科學的人,愛因斯坦當年覺得卡夫卡這么有名(愛因斯坦有這樣一個杰出的大腦),他就讓朋友把卡夫卡的小說拿來看一下,看了好多日子最后還給朋友,說對不起,他這個小說對我來說太深奧了,完全看不懂。作者這么做不是不想提供答案,不是不想提供意義,是因為福樓拜說的,前面提到的,這個時代變化了,這個世界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
在這樣一個變化當中,我們怎么來描述時空觀的變化,空間的時間化變成了時間的空間化,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當然可以從文學內部,從文學修辭,從各個方面去判斷,但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社會本身發生了變化,因為文學從總體上來說是模仿這個社會,它是對社會的模仿,是一種反映。這是老生常談。這個社會發生了什么變化,我覺得今天談起來也很復雜,比如說上帝死了。上帝在的時候,有永恒的觀念,它有意義,人死了之后有天國,有末日審判,所有這些東西都規劃得好好的。突然上帝不在了,永恒消失。永恒的消失出現的問題,構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和福樓拜這些人一輩子的寫作主題。這就忽然把我們人拋到一個恐慌之中。當然還有更多原因,比如說科學的昌明,近代科學帶來巨大的變化,呈現了太多空間。旅行變得太容易了,你可以隨時經歷無數個空間。
在這里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系:勞動分工。過去我們種地,種子撒下去,然后看它慢慢長出苗來,慢慢長大,收回來。你會有一種本能的喜悅,這個意義就在眼前。今天的勞動分工就麻煩了,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我們要生產一根縫衣服的針,都需要非常復雜的勞動分工,也就是說我們單個的人看不到整體。
卡夫卡寫過一篇很有名的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就是修長城的人他看不見長城的全貌,他看見的是磚頭,一塊塊毫無意義的磚頭,這是我們今天處境的隱喻,這就是碎片化。這個碎片化是勞動分工帶來的,在某種意義上是這樣。我剛才講的碎片化的空間,在以幾何級數加速繁衍。但是它也造成了另外一些后果,就是恍惚中,我們都忘了時間。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空間化的碎片當中也挺好啊,上上班,看看手機、微信,互相聯絡聯絡,看看電視電影,那么多東西,出去旅游,我們的生活那么豐富,我們就沉浸在這樣一個空間化的東西里面,不要去管什么時間了,不也挺好嗎?可是因為我們過度地沉湎于這樣一個空間性的行為里面,我們忘掉了文學最根本的目的,它要提供意義,它要闡述它對這個世界的深刻理解,它有個巨大的情感上的誘惑力——這些東西本來是文學里面最核心的東西,我們現在把它排除了,文學變成一種簡單的娛樂,很可怕。我的態度是這樣的,我覺得如果你真的能把時間忘掉,固然挺好,問題就在于,我們忘不掉。我們還是時間的動物,我們只不過是假裝忘記了時間,時間一直在那兒,它從來不停留。
曹雪芹對時間問題做過一個非常嚴肅的思考,我指的是《紅樓夢》。《紅樓夢》里面對時空問題的思考非常精彩。比如《紅樓夢》的第二回,林黛玉的母親去世了,在林黛玉家做西賓,就是當家庭教師的賈雨村,因為學生不能上課,他就無事可干,一個人到外面去散步,走著走著就來到了一個寺廟,一座荒涼的、破敗的寺廟,這個寺廟叫智通寺。他看見寺廟里有一個老和尚,在那里燒粥。他一看見那個老和尚,就感覺到這個人是經歷過大世面的。當然他看見這個智通寺旁邊寫著一副對聯:“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個對聯里面有一個時間的突然性:“眼前突然沒了路,你想回頭,來不及了。”我覺得這個對聯里面,最重要的含義包含在這個“忘”字當中,大家要好好體會。“忘”,是說什么?曹雪芹并沒有說你們都是庸俗的人,都在名利當中,我已經解脫了。你們這些人最后都在名利場中,那么多東西拿到手還要拿——曹雪芹沒有這么說,也許曹雪芹和我們一樣,我們大家所有人都生活在某種對空間性事物的迷戀當中,所以他說是“忘”縮手,忘記,這里面有一種中國文學里特別優秀的東西——悲憫,不是同情。同情是我比你高,我同情你,悲憫是我跟你一樣,我也擺脫不了。賈雨村在后面的作為令人悲嘆,也就是說,看懂了也沒用。這是曹雪芹最厲害的,但是無論如何,這部作品會讓我們產生非常重要的思考。
在這里也許我可以簡單地講一下結論性的東西:我們可以忘記時間,我們可以把時間拋到一邊,但是時間從來不會放過我們。它不會忘記我們,所以《紅樓夢》里面會說“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說得很清楚。所以我說,沒有對時間的沉思,沒有對意義的思考,所有的空間性的事物,不過是一堆絢麗的虛無,一堆絢麗的荒蕪。如果我們不能夠重新回到時間的河流當中去,我們過度地迷戀這些空間的碎片,那么我們每一個人也會成為這個河流中偶然性的風景,成為一個匆匆的過客。
現場互動
問:為什么您會覺得空間性的東西無法給我們提供意義,而只有時間性的東西才能做到?
格非:我最近看到一本以色列作家寫的書,叫作《安息日的真諦》。它說上帝在造人的時候,規定一個星期中的六天是空間性的。星期一到星期六必須去賺錢,必須去養活自己,必須去擴大見聞。但是,有一天不允許工作,這一天你必須跟上帝在一起,必須想一想,我到底為什么工作。
這個作者也說:“空間不提供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時間提供的。”因為只有當我們處在一種有限性的時間里,才會去思考意義。我們這個世界之所以可愛,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有限性的時間里。
時間是河流,她永遠在安慰我們。不管你遭遇多大苦惱,只要回到時間的河流里,她就會提供一個方法來化解一切矛盾。
問:在很多后現代文學作品里包含大量的空間性的描述,從閱讀的體驗來說是不舒服的。這樣就把我們引入到一種永恒的焦慮中,這種焦慮可能是永恒的,對時間的焦慮,尤其是個體對自己生命、對周遭、對很多事情的體悟。空間性的永恒的焦慮是不是也有可能提供一種意義?這種意義是否代表了從空間性向時間性文學的轉向?
格非:我們把現代主義的文學敘事稱為“共時性敘事”,也叫“空間性敘事”。卡夫卡、喬伊斯、布魯斯特,喬伊斯的寫作里沒有時間的連續性,全是空間的并置。上來就是空間、空間、空間,就像電影膠片,一格一格全是畫面。這種敘事也是依據一種繪畫的邏輯來展開的,詩歌和小說都是如此。但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敘事?因為時代和世界本身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現代主義文學也在模仿這個世界,它把這個社會里面觸目驚心的一面呈現給我們,它的困惑,它對永恒思考的困惑,也一起呈現給了我們。雖然卡夫卡、托爾斯泰他們呈現出某種困惑、焦慮甚至荒謬感,可是他們并沒有放棄對永恒和“上帝”的思考。所以,托爾斯泰才會說“天國在我心中”——天國不在天上的某個地方,天國在我心里。
這些作品,在一個變化了的時代里面,應對了這個變化了的世界圖景,它提出了非常多的重要價值。加繆也好,卡夫卡也好,所有這些現代性大師都極其重要,是他們向我們呈現了一個變化了的時代的基本面貌。如果在這樣一個時代里面,你再用一種傳統的方法來寫作,是不敢想象的。
我覺得,今天的文學可能會重新汲取現實主義的力量,但是它不可能回到簡單的現實主義當中去,它一定會更豐富,一定會有更多的變化。
問:您剛才一直在談論時間,然后我發現《江南三部曲》,其實也是對時間的一個沉思。我想請問您,您是有意安排的嗎?如果是,那么是為什么?
格非: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我的生活記憶。我是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這個年代出生的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記憶。從60年代,然后到70年代,再到80年代,每過幾年,這個社會都發生非常大的變化,社會形態也發生很大的變化。
但是,你會感覺到,這個變化本身變得很遲鈍。你們知道,有個日裔的學者叫福山,他提出了歷史終結的概念——歷史終結了,我們在意義之外,時間也突然不動了。也就是說,我們生活一天還是生活多少天,沒有什么關系,因為都是空間性的,它沒有目的。時間的河流即便存在,也缺乏目的性。
如果這個時間一直在流動,這個歷史一直在變化的話,我會感覺到,我在歷史當中,我在這個時間的河流當中。但是,如果你感覺不到時間在朝著一個目標前進,那么我們只擁有空間的碎片。
我的小說寫的是中國鄉村的變化。我寫這個小說的動機是什么呢?具體來說,當我回到老家的時候,我弟弟帶我去看老家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老家沒了。整個沒了,全部是一片瓦礫。我在蒙蒙細雨中坐了兩個小時。下著雨,我坐在我們家門口的那個廢墟上,坐了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當中,我百感交集,雖然四周空無一人,但我的耳朵里邊好像聽到了我的鄰居在說話。
我們村莊大概是東晉的時候從河南遷過來的,它有非常長的歷史。當然我在村莊里面生活了很多年,所有的這些鄰居啊,周圍的這些人啊,那些個孩子啊,那些老人啊,他們都在和我說話。我覺得耳朵里面有那種嘈雜的聲音。
然后我就出現了一種恐懼,假如我不寫這些作品,那么,所有的這些人和事都將湮滅。
那么再過若干年,世界上沒有人知道,在這個村莊里邊,曾經生活過那么多的人,具體的人。這些人都在時間當中,一個一個的面目都在我眼前。我相信我的這個新的長篇,和你剛才提的這個問題更加地貼合。
格非,原名劉勇,男,1964年8月生于江蘇丹徒。1981年考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1997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小說創作、教學和文學研究。在文學創作方面,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等;中短篇小說《迷舟》《青黃》《隱身衣》等。在文學研究方面,著有《文學的邀約》《小說敘事研究》《雪隱鷺鷥》等。2014年獲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2015年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本報記者 陳鵬編輯整理 鄭潤民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格非 文學 時空關系 時空觀 文學創作 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