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張峰:以五大發展理論引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

2016年01月13日 08:38 | 作者:張峰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五大發展理念應成為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的聚集點。人民政協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在制定和實施“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的過程中,找出存在的突出短板,動員社會各界開展廣泛協商,形成有分量的協商成果。


張峰

張峰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并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要求“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協商”,這對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無疑有直接的指導意義。更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建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


一、 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標志著黨的理論創新進一步引向深入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表明黨的理論創新從戰略層面、思想層面躍進到理念層面,具有更為重要的根本性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建議》的說明中深刻地說明了其中的道理。古人說:“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馬克思也說,“理論只要能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正確的理念,是事物發展規律在人們思想觀念上的反映,不能不對人們的行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也就跟著好定了。”發展理念是全局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貫徹落實發展戰略的思想觀念的保證和精神支撐。為此,《建議》以五大發展理念為主線進行謀篇布局,更好體現和發揮了《建議》的宏觀性、戰略性、指導性。


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概括出來的,是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五大發展理念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建議》強調:“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統一思想,協調行動,深化改革,開拓前進,推動我國發展邁上新臺階。”


二、 五大發展理念應成為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的聚集點


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的協商機構,是當代中國協商民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實踐要順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現實需要,集中圍繞五大發展理念來開展。


自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新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短板,這些短板不解決,小康水平就要打折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小康,就會影響人民群眾對小康社會的滿意度和國際社會的認可度。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正是抓住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這些突出短板。關于創新發展,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習近平總書記用希臘神話來比喻,形象地將其叫做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關于協調發展,針對的是我國發展不協調這一長期存在的問題,再不解決,“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關于綠色發展,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峻,生態環境惡化及其對人民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突出的民生問題。關于開放發展,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沒有改變,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有了變化,包括利用國際市場擴張增加出口的條件、利用原有規劃招商引資促進發展的條件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如何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也突出起來。關于共享發展,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著力解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這一最突出的短板。


我們常說,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要圍繞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實際問題來開展。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是什么,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實際問題是什么?在今天集中體現在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上。人民政協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在制定和實施“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的過程中,找出存在的突出短板,提出協商議題,制定協商計劃,動員社會各界開展廣泛協商,形成有分量的協商成果,供黨委、人大和政府決策時參考。可以預見,這將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最出彩的地方之一。按照這五大發展理念,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就能夠做實、做全,做出成效來,在當代中國協商民主體系中彰顯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三、 五大發展理念是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的精神引領


五大發展理念既然是理念,就是支配和決定行動的深層次的精神動因。五大發展理念不僅在協商內容上對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有指導意義,同時在協商民主精神上也有重要的引領意義。


關于創新理念,《建議》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是繼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之后又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新提法。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處于核心位置,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當然在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建設中也應當成為核心并貫穿始終。民主協商是我們黨的老傳統,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是一個新任務,將要經歷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尤其要鼓勵探索創新,包括協商形式的創新、協商制度體制機制的創新、協商方式方法的創新、協商民主理論的創新等等。在我國協商民主體系中,人民政協的協商民主是搞得比較早也比較好的協商渠道,但在多種協商渠道各展優勢、異彩紛呈的新形勢下也容易產生拘泥于老經驗、困擾于老框子、守成于老套路之類的問題,尤其需要用創新精神來破除。


關于協調理念,這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協商民主的基本精神。何謂協商,就是協調性商議,協調天然地內在于協商之中。協調就要協商,協商才能協調。人民政協由社會各界人士所組成,代表著社會方方面面的利益訴求,在協商活動中出現不同的甚至相沖突的意見表達是正常的。但如何有效克服各個利益群體為了維護和爭取自己的利益相互競爭、相互傾軋、固執己見、排斥異己的弊端?就要靠牢固樹立協調理念,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形成最大的公約數,追求社會的全面進步。


關于綠色理念,實際上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核心的精神是和諧。“禮之用,和為貴”。協商民主之所以較之于票決民主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就在于協商活動能夠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氛圍,堅持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容人之異、容人之失、容人之短,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和糾紛,從而呈現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綠色常青的蓬勃生長景象。


關于開放理念,這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應有的胸襟。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也同樣需要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我們說“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并不是說只有中國人才協商,外國人不協商,而只是強調作為制度規定的協商民主產生于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可能性。其實,協商民主的出現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是發源于西方的代議制民主走入死胡同而擺脫困境的必然出路。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發達國家出現“協商民主”理論熱就是一個征兆。他們的許多研究成果,特別是在程序性設計和技術性手段方面,對于我國加強協商民主建設有重要的啟示,我們完全可以以開放的理念加以吸收和借鑒。


關于共享理念,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這就更是協商民主應有的理念。“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所謂公,就是共享。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形成共識。共享與共識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共享是結果,共識是前提。沒有共識,也就談不上共享。由此彰顯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要義。共識性協商,是人民政協協商相對于人大政府的決策性協商和基層組織的利益性協商的一個鮮明的特色。人民政協要把形成共識作為協商活動的重點,以共享為旨歸,既鞏固已有的共識,又不斷推動新的共識,以自己的協商成果使每一個中國人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充分調動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作者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會副會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張峰 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享 五大發展理念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综合色婷婷在线播放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肉体暴力强奷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 | 午夜福利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