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全國政協委員錢穎一:政府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訊(記者 南蘇)“新動力是經濟新常態下的新發展思路,新動力來自民間和政府的雙引擎,民間要靠草根創新創業,政府要考靠轉變職能成為服務型政府。” 7日上午,在經濟界別36組和37組的聯組討論上,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道。
“在我看來創新分為兩類, 一類主要依靠政府主導發揮舉國體制優勢的創新模式,另一類是來自民間草根通過創業方式的創新。”錢穎一說道,兩種創新都需要,目前后一類更需要大力推進,這就是為什么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錢穎一表示,從去年開始掀起的這股創業熱潮比當年的“下海潮”、“公司熱”具有更廣泛的創業基礎。
“我們在第一線見證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發現創業者的目的不僅僅是財富的追求,還有實現改變世界的夢想。”錢穎一強調。
如何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錢穎一建言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
“政府應該避免過去推動創新時的習慣性做法,避免犯以往的錯誤,這就是明確政府的‘不作為’。我認為,各級政府不應該直接去做風險投資,更不要做創業企業的管理者,最多跟投做小合伙人。”錢穎一舉例說,幾年前,政府動用大量地方資金支持光伏企業,最后損失巨大,這就是慘痛的教訓。
那政府應該做什么?
“政府要為創業創新創造法制環境、改善監管環境、搭建競爭平臺、掃除政策性障礙。用互聯網思維修訂以往的法律和條例并建立新的法規,需要修訂一批不適用創新創業的法規 ,促進創新創業的成長。”錢穎一說,這就是政府的有所作為,這就需要政府自身革命、自身創新。
錢穎一舉例說,對于傳統行業出租車而言,互聯網的發展為創業者帶來了新的準入機會 ,這就向傳統管制提出挑戰。政府應該適應新形勢、制定新法規,以消費者而不是生產者的利益至上。
“另一方面政府要為創業創新創造生態環境,包括降低創業企業的準入成本、促進至少不阻礙創業和就業人員流動、保護專利等各種產權定價和轉移方式的退出機制,對創業企業最大的支持。”錢穎一說,這些主要是指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軟件”,有別于過去直接投資建立園區的“硬件”。
編輯:薛鑫
關鍵詞:舉國體制優勢 民間草根 “下海潮” 掃除政策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