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王杰談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

2015年02月02日 10:50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天人和諧 生生不息

 

———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智慧

  ■演講人簡介:

  王杰先生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外哲學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國實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常務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兼宣傳出版委員會副主任等。著有《儒家文化的人學視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論稿》、《荀子注釋》,主編《領導干部國學大講堂》、《領導干部國學課二十五講》、《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箴言》等。

  ■編者按:

  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問題,我國正積極采取措施,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變。建設生態文明,不是讓我們消極地回歸自然,而是要積極地與自然實現和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智慧資源,研究、整理和挖掘這些資源,對解決當前我國面臨的生態困境和危機,對人類繼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可以提供十分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讓我們在王杰教授的演講中去感受和理解中華文化獨到的生態智慧。

  ■精彩閱讀:

  □儒家在生態觀上始終認為,人的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是貫通的、協調的,而不是對立的。以這種觀念審視自然界,自然界就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死寂的機械世界,而是一個生機彌漫、生命流行的有機世界。

  □真正的仁者、智者、君子,不但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還要具備一種樂山樂水的情懷,前者體現的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后者體現的是對大自然的熱愛。

  □為了喚起人類對大自然的熱愛,不但在文學流派上有山水詩、田園詩等,歷代文人騷客還創作了大量歌詠自然之美的優秀詩篇,展示的是一幅幅大自然清新的自然畫卷。

  天人合一、天人一體的和諧共存

  一般說來,西方文化在天人關系問題上所持的是一種“主客二分”、“天人對立”的思維方式,而“天人合一”、“天人一體”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可以說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最主要區別之一,這種區別決定了中西文化不同的性格及發展走向。天人合一不是人類中心主義,也不是自然中心主義,它是一種整體系統思考問題的方式,這種方式把人類與自然環境看作是一個大化流行、生生不息、一氣貫通的生命整體,這是中國文化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那么,“天”是指什么?不同流派、不同場合、不同語境下,“天”有各種不同的含義,如人格之天、命運之天、義理之天、自然之天等。今天我們在天人關系中所談論的“天”是指自然之天,是指外在于我們人類的自然界,這就與我們今天對天的理解相似。在儒家看來,作為自然之“天”有其恒常不變的秩序和運行規律。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雖然不言語,無聲息,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時依然在交替輪回,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依然在生滅變化;孟子也說:“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意思是說,天那么高,星辰那么遙遠,如果了解了星辰過去的運行規律,那么,千年之內的日至都可以推算出來。荀子也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有其恒常的運行規律,不因為堯的存在而存在,不因為桀的滅亡而滅亡。他們所要表達的是這樣一個道理: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雖然變幻莫測,但都有其固有的運行規律,這種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是可以被我們人類所認識的。只有嚴格按照自然規律辦事,才能夠做到趨利避害、逢兇化吉;違背了自然規律,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一句話,自然界就是獨立于人類而存在的客觀實體。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自然界既然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獨立存在,它與我們人類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是先有自然界,還是先有人類?這個問題現在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了,但在遠古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則是相當模糊的。如在中國遠古時期,有“盤古開天地”的傳說,西方也有“上帝創造世界”的說法。就像太陽和地球的關系一樣,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直到哥白尼在16世紀提出“日心說”以后,才逐漸改變了人們信奉了一兩千年的“地心說”錯誤觀念。可見,人類對自然世界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早在老子那里,就已經提出了一個宇宙演進的模式,這個模式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比較籠統地談到了自然界的生成過程,至于人類世界是怎樣產生的,老子并沒有談及。在《周易·易傳》那里,則提出了一套相當系統精致的宇宙———人類社會的演進圖式。《周易·序卦》說:“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措。”男女、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等等都是從大自然中孕育產生的,人來源于大自然,人不能游離于自然之外。儒家文化認為,人與自然萬物都是秉承天地之氣而生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整體,人與天是相通的、不可分離的。天人是貫通的,人只要充分發揮其先驗的道德之心,就可以認識自己的本性;認識了自己的本性,就能夠認識天。孟子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如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說,司馬遷提出了“天人之際”說,劉禹錫、柳宗元提出了“天人相交”說,程顥提出了“天人同體”說,張載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說,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說,陸象山、王陽明提出了“天人一心”說,王夫之提出了“天人一氣”說等等。北京的一些著名古建筑如故宮、頤和園的建筑風格,也充分體現了天人和諧一體的理念。可見,“天人合一”始終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中國文化思考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甚至可以說,中國文化探討的一切問題,都是由天人合一問題衍生而來的。

  傳統文化中關于天人和諧一體的思想是當今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生態文明首先要求文明必須擺脫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不能僅把自然看作人類征服和掠奪的對象,而應該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思想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古人高度的思想智慧,也為我們今天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仁民愛物、民胞物與的生態情懷

  剛才說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天人關系的劃分上以及人對待天的態度上。儒家把尊重人的尊嚴、生命、愛護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體看作是人類至高無上的道德職責。大思想家荀子認為,水火、草木、禽獸、人都是大自然由低向高發展的一個序列,人只是萬物中的一個種類而已,在本源構成上,人與自然界萬事萬物之間并沒有根本的差別。人與草木禽獸相比,只是多了理性思維和道德觀念而已。這是一種把大自然當作伙伴、當作朋友、當作同類而不是當作敵人、當作戰勝對象的觀念,由此,人與自然之間冷冰冰的關系就被納入到了倫理思考的框架中來,二者之間的關系被賦予了人性的、道德的、有生命活力的含義。

  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早就確立了保護生態資源、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如殷商時期商湯“網開三面”、“里革斷罟匡君”等故事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孔子思想的核心是講仁、講道德修養、講為政以德,但他也要求我們人類要把仁愛之心延展到自然萬物身上。他提出的“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就是主張對自然界的生命,不要竭澤而漁,以維持自然界的可持續發展;孟子提出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也是主張把仁愛之心從家庭倫理之親投射到自然界萬事萬物之中;張載則是把蒼天看作是父親,大地看作是母親,天地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他提出的“民胞物與”思想,把天地間所有的人都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姊妹,把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體看作是自己的朋友。所以,儒家在生態觀上始終認為,人的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是貫通的、協調的,而不是對立的。以這種觀念審視自然界,自然界就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死寂的機械世界,而是一個生機彌漫、生命流行的有機世界。

  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也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看作是自己的最核心議題之一,如老子所倡導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主張人天和諧,反對人類用強制的方式對大自然進行人為的破壞。莊子所追求的是那種“禽獸成群,草木遂長……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可攀援而窺”、“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強調那些任意破壞生態環境、殘害大自然生靈者,必將遭到報應。莊子的理想境界就是:“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追求的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完美和諧。道教也強調“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把保護生態生命看作是“功德”,而把傷害一切眾生看作是一種“罪過”。

  其實,佛教也是這樣。佛教中的生態思想也是把生命個體和外在生態環境看作是一個統一的生命體,承認萬物皆有佛性,強調萬物都具有內在的尊嚴和價值,傷害萬物的尊嚴,就是傷害了人的尊嚴,因而主張“不殺生”、“澤被草木”、“慈悲為懷”、“萬物平等”等,反對人類對大自然生靈的涂炭和傷害。

  可見,儒釋道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都是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這一思想給了我們重要啟示: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要更加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意識,要善待大自然,不能竭澤而漁,要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無限制掠奪和對環境的人為破壞。因為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如果盲目破壞自然,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最終只能導致人類自身的滅亡。為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而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思想恰恰可以為我們提供有益的思想智慧。

  樂山樂水,歌詠自然之美

  中國文化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的生態倫理觀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在仁者、智者的樂山樂水情懷與高尚道德情操的完美結合上。

  仁者就是有道德的人,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孔子說過“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就是說,聰明的人遇事不感到困惑;仁德的人自信樂觀,沒有憂愁;勇敢的人一往無前,無所畏懼。仁者、智者不但不憂不惑,還具有樂山樂水的情懷。《論語·雍也》中最早記載了孔子這種仁者、智者樂山樂水的思想:“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就是說,智者喜愛水,仁者喜愛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大家或許不知道,在廣東、臺灣,都有“仁壽街”,北京有“仁壽胡同”,四川眉山市還有個仁壽縣,這里的“仁壽”就是從孔子的這段話來的。孔子還把培養“樂山樂水”的生態情懷與樹立高尚的道德人格緊密聯系在一起,把自然和諧與社會和諧緊密聯系在一起。《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孔子對他的幾個學生說,你們都談談各自的理想吧。子路第一個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常常受到別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內又鬧饑荒,如果讓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里的人們勇敢善戰,而且懂得禮儀。孔子聽了,只是微微一笑。冉求第二個回答說:國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那里的百姓衣食無憂。至于這個國家的禮樂教化,就要等君子來施行了。公西赤第三個回答說:我不敢說能做到什么,而是愿意學習。在宗廟祭祀的活動中,或者在同別國的盟會中,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孔子等這三人都回答完了,就問曾點(曾子的父親)說:“曾點,你怎么樣呢?”這時曾點回答說:我的志向就是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一起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一路上唱著歌走回來。孔子聽了以后,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點的想法的。”在孔子看來,真正的仁者、智者、君子,不但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還要具備一種樂山樂水的情懷,前者體現的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后者體現的是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不正是一種把大自然作為同伴朋友的體現嗎?誰不希望能夠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里,生活在有藍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溪水、蔥郁的花木、奇異的鳥獸的美好世界里呢?孔子仁者、智者的樂山樂水情懷不正是當今我們人類所希望所追求的嗎?

  其次表現在對大自然的崇拜上。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大自然的崇拜一直沒有停止。所謂自然崇拜,就是指原始人認為自己與自然物之間存在密切的血緣關系,因而用它來作為本氏族或部落的徽號或標志。人們對大自然的崇拜可謂無所不包,包括山河日月、植物崇拜、動物崇拜等,不但把崇拜對象人格化了,還認為它們背后都有一個主宰者。可見,古人對大自然皆有生命的崇信和敬畏,也是中國文化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生態倫理意識在中國社會生活實踐中的折射和反映。

  最后,中國文化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的生態倫理觀念,還表現在對自然之美的詠頌上。為了喚起人類對大自然的熱愛,不但在文學流派上有山水詩、田園詩等,歷代文人騷客還創作了大量歌詠自然之美的優秀詩篇,展示的是一幅幅大自然清新的自然畫卷:

  對春夏秋冬四季的歌頌:唐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岑參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宋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辛棄疾的“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清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等等。

  對山川日月的歌詠: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唐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唐賈島的“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唐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對草木雨雪的歌詠:唐孟浩然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賀知章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高適的“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宋王安石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清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等。

  贊美大自然的優美詩句,我們還可以列舉很多。誰都希望有一個美好的人與自然和諧的世界,鄭板橋倡導的“欲養鳥莫如多種樹”的生態保護觀念不正是我們當代生態文明建設中正在實踐的行為準則嗎?如果我們人類總是置身于一個松青柳翠、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優良自然環境之中,該是一件多么幸福愜意的事情!

  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了生態文明問題,可以說,生態文明問題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必然要提出來的一個問題,是人與自然關系和諧共處過程中必然要提出來的一個問題。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思想可以為當今社會解決人與自然關系提供了很有價值的視角和途徑,如天人合一的生態觀念,主張尊重自然,親近自然,把自然看作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親親仁民,仁民愛物,泛愛天地萬物、民胞物與等,這些思想是屬于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與現代所倡導的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有驚人的相似相通之處。為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人類不得不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關系,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意識,確立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理念,促進人類之間以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將是人類未來發展的目標之一。

 

編輯:羅韋

關鍵詞:生態 大自然 人類 自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好看的AV片在线播放 |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午夜性爱大全在线视频播放 | 永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