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每日熱點>10日 10日

為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2015年03月09日 23:26 | 作者:陳二厚 董峻 王宇 劉羊旸 |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題:為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新華社記者陳二厚、董峻、王宇、劉羊旸

  讓山川林木蔥郁,讓大地遍染綠色,讓天空湛藍清新,讓河湖魚翔淺底,讓草原牧歌歡唱……

  這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美好藍圖,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戰略謀劃,著力創新發展理念,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引領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奮勇前行。

  這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總結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2015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工作時,專程來到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詳細了解洱海濕地生態保護情況。

  在碧波蕩漾的洱海邊,習近平和當地干部合影后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干凈清澈。”他叮囑,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習總書記強調,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

  建設一個美麗富強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夢想和力量之源。這力量,根植于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習近平對東方文化中和諧平衡思想的深刻理解。

  在他看來,人類追求發展的需求和地球資源的有限供給是一對永恒的矛盾,必須解決好“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的矛盾,達到“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的意境。

  地球很大,也很脆弱。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大自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在生產力空前發展的同時,自然生態系統發生巨大變化,出現森林消失、濕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澇災害頻發、全球氣候變暖等嚴重生態危機。

  放眼人類文明,審視當代中國,習總書記的思考深邃而迫切--中華文明已延續了5000多年,能不能再延續5000年直至實現永續發展?

  “我國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但不能在我們手里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習近平的講話擲地有聲。

  大力建設生態文明,彰顯了總書記對人類文明發展經驗教訓的歷史總結,對人類發展意義的深邃思考。

  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全局出發,201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位置。

  這部由習近平擔任起草組組長的報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認識更加深化--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球共識,但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個政黨特別是執政黨的行動綱領,中國共產黨是第一個。

  2013年2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第27次理事會通過了推廣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決定草案,標志著中國生態文明的理論與實踐在國際社會得到認同與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無論在國內主持重要會議、考察調研,還是在國外訪問、出席國際會議活動,常常強調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有關重要講話、論述、批示超過60次。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這是對生態與文明關系的鮮明闡釋,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

  保護好生態環境,要有科學和系統的視野。在習近平看來,一個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大自然億萬年間形成的,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

  2013年11月,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指出:“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在另一次重要會議上,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破壞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壞了水,山就變成了禿山,水就變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變成了沒有養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溝壑縱橫”。

  他要求采取綜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與全過程,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來操作,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習近平認為,在復雜的生態系統中,林業在維護國土安全和統籌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中占有基礎地位。他多次指出,林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森林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頂層,拯救地球首先要從拯救森林開始。

  科學家預測,如果森林從地球上消失,陸地的生物、淡水、固氮將減少90%,生物放氧將減少60%,人類將無法生存。聯合國指出,全球森林已減少了50%,難以支撐人類文明大廈。

  “不可想象,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是什么樣子。”2013年4月2日,習近平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一直銘記,他到國家林業局工作時,習近平對他叮囑道,林業就是要保護好生態,誰破壞了生態,就要拿誰是問。這使趙樹叢深深感到,保護生態責任重于泰山。

  目前,我國仍有9億多畝天然林沒有納入天保工程實施范圍,森林質量不高、生態系統脆弱、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嚴峻。如何讓中國的森林為地球增添更多綠色,在習近平心里有著特殊地位。

  對此,黨中央作出了事關長遠發展的戰略決斷--從今年起,我國分步驟擴大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范圍,最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同時,把天保工程范圍擴大到全國、爭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實施湖泊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對有條件恢復的湖泊濕地退耕還湖還濕;擴大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擴大京津平原的森林濕地面積,提高燕山太行山綠化水平。

  順應世界大勢,實現永續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引領中國人民奮力抒寫生態文明新篇章。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習近平 生態文明建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 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国产二区三区 | 亚洲AV乱码二区三区涩涩屋 |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